黑土地上春意浓——长春市备春耕生产见闻

19.04.2017  09:30

  四月,温暖的春风唤醒了沉睡一冬的黑土地。购买农资、检修农机、整土、签订单……眼下,农民们正在忙着为春耕做各项准备。

  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长春市实施“十三五”现代农业规划的重要一年。为确保全年农业工作开好头、起好步,长春市超前谋划、提早部署、狠抓落实,有序推进备春耕生产工作。

  记者日前从长春市农委获悉,2017年全市计划投入备春耕生产资金50.9亿元,已到位资金49.4亿元。截至4月11日,全市种肥入户率分别达到95%和82%,机车、机具全部检修完毕。目前,全市备春耕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将适时开展春播。

  整地全面实现机械化

  旋耕整地、提垄、下肥……4月14日,伴随着4台大型拖拉机往来穿梭,榆树市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拉开了整地作业的序幕。“这种大马力拖拉机效率特别高,能横跨5根垄作业,一台一天能整9公顷地。”看着农机翻起黑黝黝的泥土,合作社负责人孙大川满意地说,他们的305公顷土地预计10天左右就可以整完。

  眼下,在全市各地农田里,机械整地的场面随处可见。“这几天天气好,正是整地的时候。”农安县前岗乡的一片农田里,农机手驾驶着农机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整地灭茬作业,“把地整完,种地的准备就算利索了,就等着过些日子播种了!

  “由于2016年冬季降雪多,今春秸秆清理任务较重,与2016年相比,全市整地进度较慢。但是,全市目前农机化水平较高,整地全面实现了机械化。”长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6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0.6万台,配套机具达到47.6万台(套),播种前完全可以完成整地作业。

  “调结构”先行一步

  “苞米价格一直往下掉,年初我算了一笔账,还是种‘三辣’挣钱多。”农安县哈拉海镇农民王赶闯一边栽种珠葱,一边期待着今年的好收成。2017年,哈拉海镇“三辣”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公顷。趁着天气转暖,“三辣”种植户纷纷走进农田,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在2017年的备春耕工作中,长春市下发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和《主要农作物品种使用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各地纷纷抢抓政策机遇,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国家耕地轮作试点地区,榆树、农安2017年将分别落实轮作试点面积6667公顷,每公顷地补贴2250元,实行大豆、玉米及杂粮杂豆的轮作。“这对保护耕地资源、推进种植业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长春市正在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备春耕中,各地也都加大了绿色有机作物种植面积,并打造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农安县就着重打造了两家子东润绿色蔬菜种植园区、万顺乡春江堰有机蔬菜园区、圣泉春杂粮种植园区、哈拉海绿色珠葱种植园区、卓然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园区5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打造品牌、扩大销路、增加收益。

  科技下乡送“干货

  “2017年种地我又学到了新招!”这几天,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米业合作社的社员们都在忙着为水稻育秧,谈起2017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杨德兴颇为兴奋。原来,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杨德兴2017年准备给水稻添加硅肥,“硅肥不仅能改良土壤,还能处理土壤里的重金属,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了新技术,我们的124公顷水田肯定差不了!

  学习科技,早已成为农民备春耕中的重要一环。为给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2016年12月,长春市启动了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据气象部门预测,长春市2017年有可能出现阶段性春旱,选择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有效蓄水保墒,增强抗旱和防控病虫害能力。”培训中,农技推广人员走村入户,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农业节水灌溉等增产增效技术。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754期,培训9586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