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科院:高端智库建设急需培养八类人才
高端智库建设急需培养八类人才
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也多次就我省的智库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没有高端的成果,就没有高端的智库;没有高端的人才,就没有高端的成果。高端智库必须靠高端智库人才来支撑。多年来,我省的智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和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着眼于中央和省委建设高端智库的要求,我省党政部门智库之外承担智库功能的相关部门在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上还一定程度存在搞理论研究的多,搞对策研究不够多;写书的多,写研究报告的不够多;关注策略的多,关注战略的不够多;会写的多,会说的不够多;“学术专家”多,“智库管家”不够多的“五多五不够”现象。智库更好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有针对性地着重培养八个方面的紧缺人才,加快构建完备成熟的人才体系。
1.智库具有基于未来学的预测、预警、预判重要使命。高端智库必须有一批站在实践前沿、政策前沿和理论前沿开展远景研究、超前研究的人才,前瞻性地预见世界和中国和我省未来百年、五十年、三十年甚至十年的中长期大势大局,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与挑战及其预期影响进行先导性分析,对各种关涉全局的苗头性、倾向性、行动性信息,认真研究辨别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提醒政府和社会早做准备,并及时给出破解的思路与办法,切实担负起“瞭望”角色。
2.我省已经进入战略决策时代,需要志存高远的战略目标,锐意创新的战略思路,引领未来的战略导向,继往开来的战略路径,科学跨越的战略举措,急需一批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善于提供全局性、方向性、制胜性战略的智库人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助力提供优质的顶层规划和最佳战略,为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找到金钥匙。
3.当前的公共决策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需要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开展综合性研究,急需一批能够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智库研究人员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不仅有较高的学历,而且有丰富经历、阅历;不仅有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深刻了解国情社情;不仅是文采风流之士,而且是经世致用之才,以此保障智库献真言、支高招、助大力。
4.知政失者在草野。智库作为相对超脱的“第三方”,应在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反馈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要求有一批既吃透上情又摸透下情,既了解内情又了解外情的研究人员,既有较强调研能力又乐于走出书斋、走进社会的研究者,担当好决策者的“眼睛”、“鼻子”和“双腿”,通过深入的调研观察,充分掌握民生、民意、民情信息,准确把握公众对重要决策、重大部署出台后的反映,集纳公众对公共政策的需求,确保智库提供的信息、给出的建议、制定的方案经得起推敲检验。
5.智库的智慧产品是智库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发现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方法是现代决策咨询区别于传统咨询的核心,没有工具就没有真正可取的解决方案。智库研究人员要胜任要求,就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智库研究专属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手段,有一批懂得使用现代量化工具,善于运用大数据、决策模型、案例事实研开展究论证的人才。
6.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一个省、一个地方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特征,需要大量吸纳国外资源,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为我所用,要求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能够在湖南的国际交流中直接对话,能够顺畅便捷掌握国外发展动态与经验,能够成功走向国际论坛、走进国外智库传播湖南声音的智库英才,助推我省又好又快走出去。
7.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日益需要智库的专家学者在公共媒体上就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重要政策、重大突发性事件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背景阐释、内容解读、根源分析、对策点评,充分发挥解疑释惑、引导舆论、教化公众、凝聚人心等独特作用。智库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智库研究人员通过参与这类公共活动,展示智库的实力,推介智库的成果,扩大智库的影响。客观要求打造一批有较强公信力、感召力、亲和力的知名智库政策宣讲人,电视、报纸特约评论员,知名博主,时政专栏作者等,实现公共利益与智库成长互利共赢。
8.现代决策要求智库能够及时提供有高度的战略论证、有效度的咨询服务、有力度的理论支撑,倒逼智库苦练内功、适应需要。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企业和公众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高端智库,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领导有方、务实干练、开拓创新的智库掌门人。只有不断培养储备一批智库运营管理的行家,才能更好地建立高效的智库运行机制,营造智库不断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为决策咨询提供更多高、精、深服务。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加强我省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两个重要现实:一方面,当前我国的各智库都需要高端性人才,靠从国内其他地方引进来解决缺乏可行性,靠从国外引进人才也存在水土不服的缺陷;另一方面,现有智库体系的智库潜人才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因此,打造湖南智库人才高地,必须采取以我为主、激活存量、储备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着力在破解我省高端智库人才的培养难题上下功夫,进一步形成我省智库人才涌现、活力涌动、智慧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一,资源配置上形成既重学术研究又重对策研究的格局。
与全国一样,我省党政部门智库之外具有智库功能的部门总体上还存在学术研究与对策研究资源配置失调的问题,“应用对策研究好搞”、“应用对策研究不是学问”的片面认识还有所体现,“象牙塔”式的学问研究占了较大比重。激发智库功能,提升智库能力就必须鲜明地树立起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围绕应用研究开展的导向,积极推动社科研究由学术导向型转为政策导向型,实现学术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第二,内部考核上形成既重理论成果又重应用成果的导向。
智库功能的发挥与智库研究人员考核评价导向有直接关系。目前,主导智库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主要指标是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术论文转载、社科基金课题,而领导批示的对策建议、进入决策的研究报告等应用研究成果所占权重偏小,部分研究人员对应用研究的热情不高。建议在职称评定条件和标准中增加应用对策类成果的比重,可以考虑将应用对策成果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参评职称的基本条件,以此调动研究的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进一步树立深入生活、融入社会、进入市场的价值取向,切实把党委政府的难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把促进发展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把人民群众的议题作为研究的选题,不断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第三,培养方式上形成既重体内循环又重多向交流的机制。
目前承担智库功能的部门,人员阅历结构相对单一,大都是从学生到学者,很少有智库成员交流到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人员也很少交流到智库来。由于缺乏党政部门和企业的历炼,难以对政府工作和社情民意有切身理解,导致一些研究活动不能与发展实际衔接,不能与现实需要配合。要加速智库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业的交流,加大专家学者到各级党政部门挂职锻炼力度,党政部门智库可以吸纳研究人员进修学习、做项目,使官学研的“旋转门”转动起来,藉此进一步提升智库破解现实难题的能力,实现研究工作与具体实践同频共振。(周湘智,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