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写家书 字字句句含深情
高校学子写家书 字字句句含深情
这些家书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
学子们饱含深情写家书。 袁迪 摄
从古到今,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2日,长春光华学院举办了第三届“写家书,忆亲恩”活动,来自学校应用心理系2016级的97名学子纷纷交上一封封寄予深情的家书,由老师统一寄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同时,还将这些家书装订成册,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
“亲爱的爸妈,长这么大从未用这种方式与你们聊过,有很多话想通过这封信告诉你们……”“爸爸妈妈,在外求学的这些年,才慢慢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在光华学院一间教室里学子们奋笔疾书,抒发着心中那份感恩之情。
长春光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高文阁介绍,家书的意义在于当亲人看到孩子的字迹时,能够感受到孩子似乎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家书看似寻常,却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谈家事,情真意切;谈处世做人,所言又极为慎重;虽不如电话便捷,但更为深入详尽,也更动人,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温度。
“虽然不可能回到手写家书盛行的那个年代了,但我们仍然希望把传统家书里那种真诚的表达方式,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爱,整个社会和谐的氛围传承下去。”这已经是光华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写家书活动,每年都会成为新生们的必修课之一。2014年,高文阁将写家书列为必修课,让新生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家书文化,传递对家人的感情。
“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心里肯定特别想念家人,而他们的家长肯定也在牵挂着他们,所以我就想以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表达心中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恩。”高文阁说,学生的家书在邮寄给父母后,也收到不少父母的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激动的情感。为了让家书文化更好地传承,高文阁还将2015年学生们写好的563封家书装订成册,其中还包括几十封家长的回信。“中国人民大学得知我们的家书课后,还将装订好的家书收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高文阁说,在这6本厚厚的家书中,一段段感人的话语,不难让人想到书写者内心的波澜。
高文阁告诉记者,中国人民大学今年成立了“家书博物馆”,今年学生们写的家书也会被收藏,“这次与往年有所不同,由学生们设计统一的信纸,全部为手写版,收上来也由同学们自己装订。”这也让家书看起来更具有现代感和观赏性。
在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许只言片语的“家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和难能可贵的幸福。学生杨越涵说:“虽然一个电话就能慰藉对父母的思念,但我还是决定写下这封家书,写下我的种种情怀,感谢‘一封家书’能让我跟父母如此贴近。”(记者 袁迪)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