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掀起的中国体育消费新浪潮

06.06.2019  09:01

  打麻将,曾是长春市民王吉宁唯一的“运动”。两年前家门口第一次举办马拉松时,刷爆的朋友圈让他倍感“缺位”,他决定穿起跑鞋,生活就此变化:截至26日,他已跑过2542公里,参加了10场A级马拉松赛事,入手了11双跑鞋……穿着跑鞋“逛吃”天下的生活状态,让48岁的他乐此不疲。

  逛哈尔滨吃马迭尔冰棍、逛厦门吃海蛎煎……两年来,他跑过的城市无不伴随着“逛吃”的快乐体验。为了烤羊腿、麻辣火锅、拍“穿越照”、看“黄河入海流”,他还将未来目的地锁定呼伦贝尔、重庆、横店、东营……“读万卷书,跑万里路,马拉松让我一路收获了健康与风景,这就是幸福。”王吉宁说。

  5月26日上午8点,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选手在第三届长春国际马拉松的起点处出发。透过航拍画面看到,身着红色参赛服的选手们仿佛新鲜血液注入城市肌体。这是2019年又一座中国城市的马拉松盛况现场,也是跑友们“打卡”又一座中国城市的缘起。

  从1981年北京首次举办全民参与的国际马拉松,到2015年赛事“井喷”起始年,再到2018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800人、越野跑及其他300人以上的规模赛事1581场,中国百姓生活与马拉松的关联度越来越高。《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元。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东北城市来,安排了4天行程。除了边跑‘长马’边欣赏长春,我还要逛逛净月潭、伪皇宫、桂林路,尝尝酸菜炖血肠、锅包肉。”来自南京的跑友张慧斌说。

  像张慧斌一样将跑马与短途游绑定的跑友,如今在中国各地俯拾皆是。近年来,在政府组织、商家运作、民众参与的促动下,马拉松衍生的消费领域正不断扩展外延——跑鞋、弹力裤、腰包、运动表、空顶帽、排汗条、墨镜、乳贴、盐丸、能量胶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在线上线下销售一路看涨。人们已不满足于家门口简单“骑马”,还要跑得更远、更快、更专业。

  “长马”组委会秘书长赵晓路介绍,“长马”虽然才办到第三届,但由于晋升为铜牌赛事,加之被中国田协授予“最美赛道”等荣誉,今年“长马”报名首日便实现名额告罄。“溢价能力提升了,使得今年外地参赛选手也涨到8000多人,许多选手还会带着不参赛的家人、朋友一起来长春旅游,这对拉动城市消费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

  长春市体育局局长刘海玉介绍,“长马”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在对标“国际金标+中国金牌”的办赛级别。“我们不只要借马拉松打造一个活动平台,还要让选手们感受一座城市的热情与气质,让大家在这里跑得开心、逛得愉悦、吃得快乐。

  喧嚣之中,王吉宁穿着汗水浸透的参赛服通过终点,欣慰地在手机APP上翻看自己的分段配速,领取完赛包后乘车回家。“主场作战”的他无须在赛后“逛吃”长春,这一刻,他沉浸于奔跑在下一座城市的美妙憧憬中,更期待未来某一天驰骋在士兵菲迪皮茨跑过的路线,“逛吃”马拉松的发源地希腊。

   (据新华社长春电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张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