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威:人生的垫脚石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职业都与文字有关,那么这辈子恐怕离不开书、离不开阅读了。严重点说,书已经变成了身体的某个很重要的器官,又怎么离开?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所幸,我少有三日不读书的经历。即是说,注定要与书籍、与阅读为伍的那些人中,有我一个。
一
小人书几乎填满了我整个童年时代的阅读生活,当然也是我一生阅读的起点。《铁道游击队》《鸡毛信》《拇指姑娘》《灰姑娘》等战争题材和童话故事,精彩、唯美、动人,为我的童年涂上鲜亮的色彩,也为心灵埋下向善、向美的种子。
姥姥手头的那些老书,我也看。什么《岳飞传》《杨家将》《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十粒金丹》等。因为书中多是咬文嚼字的半文半白,时常看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从中学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阅读,通常是以《梦里花落知多少》《围城》《京华烟云》等小说为主的所谓“大书”。即使到了初三、高三,这些紧张的人生关口,我也忙里偷闲,在老师眼皮底下偷偷看完了《简·爱》《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
包括童年时代在内的阅读口味和审美倾向,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喜欢看情节性强的文学书,它们为我的性情里铺上了浪漫的底色,我的衣襟就此沾染了文学的香气。
大学读的是中文,眼界立时开阔,方知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是那样多,一时无所适从甚至茫然。从老师重点推荐的世界名著读起,《百年孤独》《飘》《红与黑》《复活》《战争与和平》,当然,少不了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和鲁迅、巴金、老舍、莫言、苏童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文学以一棵繁茂大树的姿态伫立在我面前,我触摸到了一枝一叶。
有时看得入迷,泡在宿舍里一整天都不会出来。
二
毕业后,做了若干年的记者,大多数阅读都是围绕新闻工作展开,理论与实践的著作都成了我案头的常备教材。当然,文史、时尚、旅游方面的期刊也在工作平台和家里堆得到处都是。
因为做一些文化人物的专访,让我觉出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于是,案头堆积如山:地方文史类的、美术书法类的、诗词国学类的……一顿恶补。
读书的好,没有人能说得尽。养颜、养心、养性,进而延年益寿,是读书的偏得。看看那些老了依旧很美的老学者、老艺术家们,就会对此深信不疑。
还是因为报纸编辑工作的需要,《苦难辉煌》《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甲午殇思》《北平无战事》等七八部军史题材的作品,在两三年时间里渐次走进我的阅读生活。我跟随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和哲理性的思维阅览历史风云,感受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伟大中国精神的存在,并时时被这种精神感动和鼓舞着。
职业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读着读着,不足被一点点地填补。人生也似乎日益完整。
三
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因为我们需要一个锚,书就像那个锚,当这个世界在晃荡的时候,我们具备安定住自己的能力。这是网上最新流行的一种说法,我信。
身体出了些毛病,有段时间在家休养。把一直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拿出来,放在身边。如梭罗的《瓦尔登湖》、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儿》、杨绛的《我们仨》、池莉的《熬至滴水成珠》,还有池莉在书中几次提到的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以及诸多女性朋友喜欢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稍有闲暇,便拿起一本来看。看得进去,便坐下来多读几页,读不下去或被什么事情打断,便暂放在一边,等待着下一次阅读兴致的来临。
作家张炜说,阅读应如啜美酒,最大的快乐在于找到一个不同于我、不同于他、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独特灵魂。在无拘无束的畅读中,我确信自己与一些独特的灵魂相遇了。
在一路与学业和职业相伴的阅读之后,我渐入佳境,走进了作家周国平描述的“真正阅读”。“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
这个发现,让我瞬间自信起来。当发觉身边的世界在晃荡的时候,我似乎具备了安定住自己的能力。
四
世界这么大,一辈子这么短,我们能亲自抵达的地方有限,我们只能过一种人生。而读书可以弥补这个遗憾。通过阅读,我不断地调整与世界交谈的方式,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阅读就是我人生的垫脚石,有了它的助力,我得以孤独地穿过岁月的风,攀向一个个心灵的高度。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