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 铸“软实力”品牌

01.12.2017  07:34

今年,长春经开区创新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送服务上门,现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11月27日,长春经开区与中粮集团生化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75亿元的中粮长春玉米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

长春总部基地项目是长春经开区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区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研究安商扶商举措。

长春经开区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来五年将陆续投资15亿元技改扩能。

优质服务坚定了企业扎根经开发展的信心。图为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长春经开区全面启动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审批质量和效率都得到全方位提升。

  

 

  11月6日,长春长光圆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厂房竣工暨设备搬入仪式。该公司与以色列TowerJazz公司进行技术合作,计划建设我国唯一一条独立专门用于开展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制造的工艺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的投产将解决我国在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受制于人的现状。

  该项目自今年4月开工至11月设备搬入,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厂房的扩建改造上再创“经开速度”。长春圆辰公司总经理黎大兵表示,中方在短时间内,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令合作方以色列Tower公司感到十分惊讶,感谢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半导体行业厂房从规划到建设完成,即使在南方气候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一般也需要1到2年时间,而我们只用了半年多,我做了10多年基建也是头一次遇到。主要原因就在于经开区领导多次现场办公,有了问题,规划、环保、建设等各个部门都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一些关键手续,区里还派人协助办理。”公司副总经理刘原知说。

  创出企业满意的建设速度,只是长春经开区大力推动软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经开人深知,软环境就是硬资源、就是软实力。今年,他们把软环境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软环境做硬做实,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上当好“排头兵”。

  提质提效让企业看到经开干事创业、只争朝夕的激情和作风,坚定了扎根发展的信心,合写出“增量引进”和“存量扩能”两篇大文章;“”字当头,形成“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浓厚氛围,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不当“局外人”;创新服务办法,“企业服务日”成亮点,主动送服务上门,让政府与企业心更近、情更深;多管齐下,出台“一主八辅”优惠政策、实行项目服务“小秘书”、简化审批流程、打造“诚信政府”等举措如千针万线织出服务企业大平台,托举企业腾飞梦……

  企业如树,长春经开区悉心培植软环境“沃土”。如今,软环境已成为长春经开区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和核心竞争力,催生出聚企强磁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安心、舒心、放心、顺心地扎根经开、茁壮生长、追逐梦想。

  以“提质提效”为突破口

  坚定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

  1月5日,东北亚低温农副产品互联网贸易园区项目、青怡坊集团进口鲜花商业综合体项目、普洛斯集团新兴产业园项目等30个项目集中签约,正式落户长春经开区以及兴隆综保区。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9个,1至10亿元项目14个,30个项目全部投资总额328亿元;

  11月7日,吉大赢创高性能聚合物(长春)有限公司飞翔项目二期——聚醚醚酮工艺设备升级项目投产,企业年产能增长50%以上,产值将实现翻番。今年,经开南区技改扩能大项目已开工18个,总投资超16亿元;

  11月27日,长春经开区与中粮集团生化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75亿元的中粮长春玉米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依托长春市粮食资源优势、长春经开区综合投资环境优势以及中粮生化平台的产业优势,项目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产业园,为长春经开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长春市下一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向“双千亿”目标迈进提供有益助力……

  新企业纷纷落户、老企业积极扩能,长春经开区写好“增量引进”和“存量扩能”两篇大文章,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发展史的老牌国家级开发区,取得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这些企业缘何如此“青睐”长春经开区?愿意在这里扎根发展?一切还要从“提质提效”说起。

  去年8月,长春经开区新班子成立。经过月余的熟悉情况、调研走访,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向全区发出“振奋精神、提质提效”的“总动员令”,激励全区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在软环境建设上,更是人人主动作为,不做“局外人”。

  软环境被经开人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想现有的企业留在经开、新的企业落户经开,就必须打造出经开的‘软实力’品牌,核心就是要抓好软环境。”何泉秀如是说。出台政策、走访调研、调整机制、创新服务、强化监督……以“提质提效”为突破口,全区软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大大增强了社会投资和企业发展信心。

  “要不是区领导带队上门考察、给详细解读了国家政策,还不知道我们的发动机项目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补助。区里对公司职工的生活问题也非常关心,比如孩子就近入托、入学的问题。在经开发展,我们安心!”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长春经开区的服务赞不绝口。由于一汽丰田投资5亿元的技改项目6ZR发动机生产线投产早、见效快,今年二月,长春经开区奖励一汽丰田发动机1000万元。原先丰田发动机相当于在长春组装,该项目投产后,发动机的五大核心零部件就可以自己研发、自己制造,提高了自主研发能力。

  “原先只想在今年把新厂房建起来,研发中心等其他工程本打算明后年再建。何主任两次带队到企业调研,了解我们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想法,跟我们集团领导也做过深入交流,还提了很多有益企业发展的建议性意见,比如可以考虑利用兴隆综保区的功能支持企业进出口业务。同时,他认为我们的汽车高压油轨生产线项目非常有前景,为了提前做好战略布局,在他的提议下,我们决定把工程都提前到今年来启动。”邦迪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邦迪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提升效益,计划新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清洁度汽车高压油轨生产线项目,建立汽油直喷燃油导轨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厂房建设进行土地平整时,面临严重缺土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找经开区帮忙,因为平常区里有事没事就问问我们进展、看有没有啥困难。区里多方协调,不到一周就把土运来了,解决了大问题。”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3.05亿元,在经开区现代装备制造园区内建设长春三鼎工业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江森、奥托立夫两家企业还把计划在天津和青岛的项目拿回长春经开区生产。这正是长春经开区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催生出“洼地”效应的一个注脚。随着越来越多的好项目、好企业的落地生根,软环境已成为经开区“引进企业、留住企业、壮大企业”的一张王牌。

  形成“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浓厚氛围

  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作为经开人,我们和经开区是命运的共同体,我们每个人的形象都关乎着经开区的形象,我们每个人的点滴行动都能体现出经开区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软环境建设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今年4月7日召开的全区软环境建设大会上,何泉秀强调了每个经开人都是软环境建设的践行者。经开人也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打造优质软环境,为长春经开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切为了发展大局,一切服务于投资者,一切让投资者满意。秉持着这一理念,经开人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强化使命担当意识,使全区上下形成了“人人为环境、人人思环境、人人是环境”的浓厚氛围,争做企业“贴心人”,实实在在地为企业破解了一批发展难题,扫平企业发展障碍。

  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制造和销售汽车安全玻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紧邻洋浦大街一侧的生活区居住员工近千人,生活区出口对着的洋浦大街隔离护栏有一段缺口,许多车辆在此违规掉头,经常有事故发生。接到企业诉求后,管委会副主任丁万钧立即带领建设局工作人员,到洋浦大街路段实地踏查,现场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即封闭该缺口,规范辖区交通秩序,最大限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展。从实地踏查到完成护栏改造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经开区以高效快捷的行动为企业营造了放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是经开区成立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企业拟出售名下房产,需向产权交易中心提供1994年公司成立以来的所有股东变更手续。由于时间较长,企业管理人员更迭频繁,导致部分资源丢失。区商务局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专人协助企业查找。由于区商务局对建区以来所有内外资企业档案的管理和归档较规范,且保存完整,当天就为企业找到了所需资料,解决了燃眉之急。目前企业房产已顺利完成转让。

  针对经开北区企业普通反映的出行难问题,项目服务一局工作人员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工作,并积极与公交集团对接,研究解决问题,确定了由管委会政务中心至兴隆山生物产业园区的基本线路,并从整体布局和未来发展的角度为新设线路辟出专用地块建设公交场站。新线路在缓解专用车园区、生物产业园区等部分企业出行问题的同时,也为未来北区企业集中区公交贯通及打通与九台、空港的交通预留了空间。

  大成集团在长春经开区发展20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经开区生物制造产业的支柱、生物化工园区的核心。今年,大成集团启动一批重点搬迁项目。新产品开发是大成集团希望所在,也是项目服务一局服务大成工作的着力点。项目服务一局与中科院长春分院密切合作,进行院企对接,共同帮助大成集团利用中科院系统的科技优势,研发新产品。并积极帮助大成集团与中粮集团、上海凯赛、英国泰莱等国际国内行业强企对接,探讨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

  点滴温暖显真情。长春经开区倾心为企业服务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人都是软环境”已成经开人深入骨子的理念,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无论大事小情,企业只要有困难,经开人都当成自己的分内事,全力以赴帮企业办好。全心服务赢得众多企业真心“点赞”。邦迪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给予企业的大力扶持,更加坚定了企业在经开区的发展信心,企业会用更大的产值来回报经开区。

  创新推出“企业服务日

  从“坐等企业上门”到“主动送服务上门

  在8月15日开展的第13次“企业服务日”活动中,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带领相关部门到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邦迪汽车系统(长春)有限公司、考泰斯(长春)塑料技术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项目现场走访调研,就企业生产经营、未来发展及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深入交流。

  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提出在夏季排水、员工停车、班车停车及发展空间等存在困难,何泉秀现场明确责任、落实分工,相关部门随即快速行动,目前所有问题企业已得到满意答复:建管中心主任徐太德、项目服务二局局长马红梅带领经开设计院、经开测绘院、经开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到企业现场勘察后,提出将通过合理增加排水管、建收水篦子、建雨水井等办法,解决企业因地势低洼引起的积水问题,由于天气原因目前已不具备施工条件,这些工程将于明年春天开始施工;针对员工停车难的问题,项目服务二局经过与国土、土地收储中心多次沟通,最终筛定洋浦大街与南湖大路交汇处以东一处空地——东方广场街道办事处原本要将其作为行政处罚车辆的临时停车场所,为让企业更安心地发展,经协调,此地块交给安道拓做临时停车场使用,管委会将为东方广场街道办事处另行选址,目前企业正在为该地块申请正式用电以加装照明、监控等设施。

  “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公司是我区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产值有望超百亿,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心、放心、有信心留在经开区发展。”长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志良说。企业对服务组专业细致的工作、热情周到的态度、高效的办事作风非常感谢。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会继续将企业做大做强,回馈社会,造福经开。

  “企业服务日”活动是长春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的服务企业的一种创新方式。今年,长春经开区创新举措,在做好日常服务企业工作的基础上,将每月的第一和第三个星期二定为“企业服务日”,以项目和企业的问题、需求为导向,以集中走访、企业座谈、深度对接等形式,集中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该活动的开展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自今年2月活动首次开展以来,区领导坚持带头走访,每月分10组开展活动2次以上。截至目前,该活动已开展18次,共走访企业138户次,了解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212件,已到完成时限的141个问题已全部解决,完成率达100%。未到时限的22个问题,提前完成7个;暂未确定完成时限的49个问题,提前完成14个。对未解决的问题,软环境办将继续加大对各项问题的跟踪督办和回访力度,确保问题彻底解决。同时,将督办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通过“企业服务日”活动,光机所新项目开工手续和扶持政策、三鼎变压器配套减免、法雷奥二期施工遇阻、一汽丰田发动机扩能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破解,受到企业一致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企业热爱经开、扎根经开、宣传经开、发展在经开的良好局面。

  “经开区领导如此重视我们的发展,真心实意为我们排忧解难,更加坚定了光机所与经开区共谋发展的信心!”光机所所长贾平颇有感慨。在2月20日首个“企业服务日”活动中,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带领项目服务局、建设局等16个职能部门来到长春光机所,召开现场办公会,为光机所提供“零距离”服务。针对光机所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企业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面临的困难,长春经开区陆续采取有效解决措施逐一击破:建立“容缺并联”的审批机制,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高效办理相关手续;采取“协调联动”的工作方法,单一性问题由承办部门提出解决方案直接处理,综合性问题上报后由分管领导组织集中会办;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对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指定专人跟踪督办,并将其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经过有效推进,光机所多个项目快速落位投产。

  长春经开区走进企业问需求、主动服务送上门的创新做法拉近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持续温暖着企业的心。在“企业服务日”活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9月,经开区又全面启动了“基层总动员、服务全覆盖、环境大提升”活动,将“企业服务日”的成功模式进一步升级,通过管理重心下沉、服务关口前移,切实把软环境建设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区各职能部门、四街一镇、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到软环境建设中来。按照活动实施方案,全区各街、镇参照“企业服务日”的服务模式,定期由领导带队以走访、接待、座谈等形式,有效发现、收集本辖区内企业和居民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精准服务。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区各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和驻区单位积极配合各街、镇,定期深入一线开展“街镇服务日”,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无法解决的,逐级处理解决。同时,通过建台账、列清单、建立督办机制、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等办法对各项任务强化督查,最终实现全区软环境建设的全覆盖,推动软环境建设再上新水平。

  完善机制、出台政策、创新举措、加强监督、畅通渠道

  用工匠精神提升服务品质

  一天下午,由于征税期即将结束,经开地税局办税服务厅申报的纳税人骤然增多,排起了长队。但是,没过几分钟,冗长的队伍不见了,排队的纳税人被引导到多个窗口。原来,正在办税服务厅值班导税的负责人看到这一幕后,立即指挥增设2个综合申报窗口,派专人在现场指导纳税人申报,迅速缓解了办税服务厅的压力。

  建立基层局领导班子成员导税制度,是经开地税局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举措。让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到办税服务厅轮流值班,通过引导办税、解答咨询,零距离了解纳税人所思、所想、所盼,发现基层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服务效率。自该项制度推行以来,经开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厅运行更加顺畅平稳,深受纳税人认可。

  细微之处见真章。排队长一点、多等一会儿,在有些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长春经开区,这就是关系企业发展、关系经开形象的大事,必须改进。这种“从细节做起”的理念,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长春经开区发扬“工匠精神”,通过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手段、畅通诉求渠道等多管齐下的办法,把软环境建设做细、做实、做活,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擦亮经开“软实力”品牌——

  成立三个项目服务局,对南部建成区、北区大综保区及全区服务业项目进行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了“招进来”和“服务不好”的矛盾,实现项目引进和服务的无缝对接。还专门设立了软环境办公室,通过打造专业服务团队,确保了软环境建设“有机构负责、有专人主抓、有工作督查、有考核奖惩”,形成了各司其职、衔接有序、多方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

  实行项目服务“小秘书”制、代办服务、跟踪服务和项目调度制度、审批容缺制度等,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在服务上体现经开效率。为达到精准服务的目的,区经济发展局将重大项目领导包保工作制同项目服务秘书制结合起来,即根据每个项目行业特点、地域位置、存在问题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每个项目选派一名服务秘书,一抓到底,直到项目竣工投产;全面启动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审批质量和效率都得到全方位提升;区工商分局启动网上登记业务使受理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五证合一”换证等业务由2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区食药监局推行的“网上预约服务”、区国税局在全市率先启动的手机吉税通APP业务大大提高服务效率。

  出台“一主八辅”政策,激励企业发展。在帮助企业积极承接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政策的同时,通过“一主八辅”政策对企业投资落位、扩能改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汽车产业、园中园项目等大力扶持。

  打造诚信政府,积极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资金专项整改行动。经开区以“政府诚信”为定盘星,积极组织开展“摸清底数、理清基数、列清计划”行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经发局、建设局、国土地局等14个部门对历史形成的拖欠企业的各种款项进行了认真、细致、全面的清查,确保做到“底数清、基数明、计划实”,认真地将陈欠的3.49亿元资金及还款计划表单递交给长春市软环境办公室,树立了诚信政府形象,坚定了企业和群众对经开区的信心。

  畅通诉求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交流。经开区全力拓宽和畅通软环境服务渠道,开设了网上信息交流平台、电子信箱,在经开内外网建立了软环境建设栏目,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建立了若干个企业服务群,工作沟通联络群,开通了软环境服务电话。截至目前,通过电话、邮箱、网络平台受理企业求助类问题26件,已全部解决。开展“致企业一封信”“政策业务讲堂”等活动,帮助企业掌握各类政策、业务知识。经开区还精心打造集了“咨询、求助、服务、投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用高效的企业服务卡。“卡片以表格方式,详细列明了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整套流程服务信息,包括行政审批、项目服务、要素保障以及公检法、工商、税务等各类服务项目,并逐一对应提供了各单位分管领导、具体办事人员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涉软监督服务方式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地帮助企业理顺明晰各部门及驻区机构的职责职能,明确掌握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和问题困难诉求路径,使企业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与各职能部门领导取得联系,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长春经开区软环境办公室主任刘丽介绍。

  为保障软环境建设持续向好,经开区还全面提升了务实有效的监督环境。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25个区级软环境监测点,聘请了260个软环境监督员,并组织监测点企业和监督员召开了培训、座谈会议,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软环境建设中的社会监督作用。通过明察暗访、全员佩戴胸卡、统一服务标识等举措,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积极实行软环境第三方评议制度,客观公正地了解和掌握全区软环境的真实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全区软环境建设科学统筹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