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库存下的长春楼市调控轨迹 逾130城市各显神通

22.02.2016  08:25

2016年的中国经济,“化解房地产库存”被列为五大任务之一。继去年国家高频次打出利好楼市的“组合拳”后,今年以来,这种风向依旧延续。2月2日,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

17天后,财政部等再次发出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通知,并于今日起执行。

利好纷至沓来,是否会影响买卖双方?密集调控政策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史无前例的去库存政策“大招”,何时才能见效?

■观望者

持币待购 不知何时“出手”

上周五,阴历正月十二。下了班回到家的全先生,坐在沙发上,一边品着“正山小种”,一边琢磨着国家频频打出的楼市刺激牌。看着身边的同龄好友,买了二套买三套,早已住着“豪宅”吃租金,全先生有了投资买房的念头。可一到这时候,他又顾虑重重:“库存量大,成交均价震荡盘整,买房的时机对吗? ”

全先生有份体面的工作,捧着国企饭碗,妻子在一家医疗机构供职。这个家庭的一日三餐两顿在单位解决,上班都穿工装,吃穿省了不少钱,常常是上个月生活费还没花完,新的工资又到账了。结婚6年,两口子攒下不少家底。

和身边那些善于理财、多渠道投资的朋友不同,他们两口子从来不碰股票、基金、国债,唯一的理财方式,就是把钱放在银行里,冒着贬值的风险,吃着“央妈”规定低得不能再低的利息。

“去年央行一共降了5次息,在银行存钱的获利越来越少,我觉得应该变变思路了。”全先生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开始着手选择投资项目。

把钱砸向哪里?在哪些领域寻找突破口?去年年末,全先生为自己设置了投资的底线:必须具备“变现通畅”、“不操心”和“升值前景好”这三个要素。市面常见的投资方式,包括风险莫测的股市、基金,收益不高的理财产品,避险功能渐弱的黄金,都不在选择范围内。

两口子给出的理由是:虽说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但专业性太强的理财产品实在让人看不懂,整不好弄个血本无归,得不偿失。

“选来选去,还是感觉房子更适合自己,可以是住宅,也可以是门市。”全先生说,“早年在差不多地段购买投资性住房的亲戚,有一个算一个,都升值了,而且升值不是一丁半点儿。”

全先生举例说,2009年哥哥家在 长春 市二道区以投资为目的买了一套83平方米的住房,买的时候是3200元/平方米,现在二手房市场报价最低6300元/平方米。还有姑姑家,在南关区买的门市,2011年不到9200/平方米,现在市场报价14000元~15000元/平方米。亲友成功的投资,让他决定在房子里面做点文章。

踩盘、比价,求人指导。“想买个1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门市也相中了几个。”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没有投资经验,看房时准备功课没少做,但困惑也挺多。

他在购房款预算上做了两手准备,买住宅的话就全款支付,买门市则靠贷款。

“看房时,售楼员太过热情,凡是留登记电话的,追着打电话问到底能不能买。”全先生说,最近的几个月,长春房价小幅下滑,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让他犹豫不定。

“说句心里话,现在是真想买房子,出手也一定比去年划算,但也有顾虑,眼下国家打出的组合拳,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招,还有没有更大的利好。”他说,刚过完春节,就迎来了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下调和契税调整,对于买房人来说,肯定是好事,但现在是不是最佳时机,还有些吃不准。

事实上,全先生最期待的还是房价能继续下降。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化解房地产库存”。

年初不买房,一年又白忙?去库存时代,全先生兴奋并纠结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省博物院举办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化厅
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月16日,省文化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文化厅
省文化厅传达贯彻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
  5月14日,省文化厅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