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长春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全力开创长春安全发展新局面
——解读《长春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编者按 20日,长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调度。希望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更好地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要求上来,迅速掀起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高潮,开创长春安全发展新局面。同时,也吹响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冲锋号”。
会上,下发了《长春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进行分解、细化,为全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指引。
本报将详细解读《实施方案》,为读者诠释长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意义以及路径。
《长春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为长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勾勒出了目标愿景及路线路。
目标确定
到2017年年底,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民众公共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事故总量明显下降、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事故风险防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使企业安全保障能力、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和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建成“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好,安全有保障,幸福指数高”的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量化指标
1、伤亡事故控制指标。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事故总数下降40%以上;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40%以上;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50%以上;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下降40%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35%以上;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降至0.6以下;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降至0.15以下;千人受伤率和千人死亡率符合国家控制指标要求。
2、职业病危害控制指标。职业病危害申报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发生率下降70%以上。
《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创建工作的九大任务。
(一)强化安全预控体系
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创新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组织机构。2017年前,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齐、配足、配全人员、装备和办公设施,有效保障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
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覆盖市、县(市)区、街道、乡、行政村的全方位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制度。组建安全生产工作专门督查机构,将督查工作细化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探索推行“政府出资、中介服务、企业落实”的综合中介服务模式,为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量化指标: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安全监管体系,安全监管力量覆盖率达到100%。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到2017年年底,辖区内所有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符合本生产经营单位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与隐患排查治理。
量化指标:到2017年,安全责任承诺书签订覆盖率达到1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率达到100%。
(三)加快结构调整
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不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布局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依法限期予以淘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严禁使用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和落后设备工艺。
加快兼并重组。对采用危险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小煤矿、小非煤矿山、小危险化学品、小建材等企业,一律依法予以关闭。
推进园区化发展。制定主导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引导重点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科学规划与建设发展33个特色工业园区。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予以依法关闭;对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定量指标:到2017年年底,全市煤矿控制在10家以内;非煤矿山企业由79家减少到50家以内。化工企业由606家减少到400家以内。
到2017年,园区统一执行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
(四)改进安全技术装备
增强本质安全水平
改造提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交通安全。改善道路条件;改善车辆安全性;加强对道路交通客货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执法,强化交通事故分析预防研究,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定量指标:到2017年,国省道交通安全检查站覆盖率达到100%。符合国家安装规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安装率达100%;增设市内主要街道公交专用通道,交通平交路口减速带设置率达90%以上。
——煤矿安全。提高采掘装备水平;建立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提高机电运输装备水平;加大煤矿瓦斯防治;提高煤矿水害防治能力;加大煤矿综合治理;预防煤层自燃着火。
定量指标:到2017年,全市瓦斯监控系统、产量监控系统、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安装使用率达到100%,煤矿集中监控系统安装率和区域联网率达到100%。
——非煤矿山。淘汰落后和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等违法生产活动;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
定量指标:规划期,切实减少非煤矿山伤亡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力争实现“零死亡”。
——化工安全。到2017年年底,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对液化石油气、剧毒溶剂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实行严格监控;提高化工准入门槛,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园区;逐步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基地,实施重大危险源联网监控。
定量指标:到2017年,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园区比例超过90%,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达到100%;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安装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建立率达到100%。
——建筑施工安全。建立建筑安全生产监督信息化网络平台;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机制;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等。
定量指标:到2017年,重大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率达到 100%。
——消防安全。完善战勤保障体系、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体系。优化长春市消防安全设施布局;加快组建园区专职消防队、治安联防消防队、企业消防队、志愿者消防队。
定量指标:到2017年,大型居住社区、旅游度假区、商务区、开发区等项目公共消防站同步规划并配套建设 达到85%以上;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医院、老年人福利 机构、展览馆、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率达到80%以上。
——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考核纳入生产安全考核体系;以电梯为试点,建设电梯物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
定量指标:到2017年,万台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8以内。
——烟花爆竹安全。深化烟花爆竹违规超量储存、非法违法运输等专项治理。严格实施《长春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城区四环路以内禁止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产品。
定量指标:到2017年,烟花爆竹行业切实减少伤亡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力争实现“零死亡”。
——农业机械及其他。农业机械、食品药品、学校、冶金建材、市政公用等其他各行业领域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行业标准,淘汰取缔落后工艺与设施设备,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定量指标:到2017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率达到90%、95%以上,其他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率达到100%。
(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
改善作业场所环境
加快长春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强化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和申报工作;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康复救治资金保障制度;加强职业健康监管,重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家具制造、机械制造等职业危害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
定量指标:到2017年,全市各县区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超过80%,控制效果评价率超过85%;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六)强化城镇公共设施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主城区各类违章建筑、火灾隐患以及地下管网、锅炉、电梯等公共设施隐患排查整治;消除高空坠物、煤气中毒、下水道内易爆气体积聚等安全隐患;加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装备建设,主城区主要下水道安装在线安全监测报警设备,桥梁安装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加强城市重点公共场所、城乡社区、公共娱乐场所、综合批发市场、大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水、电、气等生产系统,电厂、大坝、公交、党政机关等公共设施的监控与安全管理。强化网吧、歌厅、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安全防范措施。
加强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安全。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乡村道路生命工程、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家庭与森林防火、安全使用农药化肥与农业机械、农用车安全驾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倡导“社区安全我创建,我们社区最安全”理念,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创建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通过视频监控、门禁等技术对景区承载量进行核定、监测、科学调控人流;加强对电瓶车、游船等游客运载工具,滑雪、滑翔等体育项目和大型游乐设备的建设与监管。
定量指标:到2017年,改造危旧燃气管道250公里;城市生命线系统完好率达到95%。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控覆盖率达到100%;建立10万人的安全生产志愿者队伍(应急志愿者队伍)。
到2017年底,创建5个国家级安全社区。
(七)完善防灾基础设施
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升气象灾害性天气抵御能力。加快预警系统建设,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加强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地震监测台网及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避难所建设。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新建20座防火瞭望塔,全市达40座;建设全市重点林区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抓紧建立地方森林防火的专业扑火队。建设森林防火训练和科研基地。防止城市内涝。在全市19处严重积水点100%建设强排措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定量指标:县(市)区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建成率达到70%以上。
(八)加快应急体系建设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协调机制;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定量指标:到2017年年底,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重点行业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全部建成。大中型和高危行业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率达100%。重大灾害后12 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能得到初步救助,救灾物资可满足紧急转移安置2万受灾群众的需求。
(九)提高安全文化水平
强化民众安全素质教育
逐步建立由学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到2017年年底,全市专业化的安全培训机构达到10个以上,争取建成1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安全培训机构。安全培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100%。
提高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以及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素质。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聚集场所等行业领域人员的培训。到2017年年底,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达标率100%。建立安全监管人员准入制度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安全监管监察实训体系和安监人员资格考试、强制培训和持证上岗机制。
打造安全文化精品。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在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建设长春市综合性公共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并开展安全文化推广活动;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使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计划范围,把普及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万里行”等宣传活动。
定量指标:到2017 年,培育一支由安全技术专家、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组成的2000人的安全技术职业队伍;中小学校安全教育课开设率达到100%。中小学每年至少举办1次应急避险演练。“平安校园”创建达标率≥80%。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持资格证书上岗和复训率达到 100%,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达到100%,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持资格证书上岗和复训率达到100%,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十大重点项目 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按照《长春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规划》要求,到2017年年底,完成十项重点项目建设,主要包括:
城市管网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平安畅通交通建设工程,建筑安全管控平台建设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流量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平安校园建设工程,安全社区及安全园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工程,德惠万宝镇高新材料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如意溪安全教育体验公园建设工程。
五个强化全力保障 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013年年初,我市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确定为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强调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全力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我市专门成立“长春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符合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分工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主持创建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市级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特大事故防范会议,并研究部署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进度及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强化安全投入。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及全社会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建立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工伤保险基金、风险抵押金等安全专项资金投融资体系。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加大安全创建的投入力度,优先保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综合管理。建立报告、调度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和通报制度。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创建活动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每个季度对全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强化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对于工作进展缓慢、弄虚作假的单位,媒体要给予曝光。
强化考评考核。将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纳入市政府县域经济突破、政府绩效管理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经考评验收合格的,授予“长春市安全发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短评
安全是头号民生
安全是头号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安全发展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人们的生产条件得到巨大改善,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必须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春迫切需要迅速改善安全生产形势,全面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繁荣、和谐的小康社会打下基础,为全省安全建设“打先锋”“做表率”。
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创城,对于长春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座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安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受阻停滞,甚至倒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这方面长春曾有过惨痛教训。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是抢抓机遇、开创长春经济社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安全护航发展、发展必须安全”,既是对安全发展理念的诠释,更是对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要求。长春,要通过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安全水平,确保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让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地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还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企业。长春要想实现良性持续发展,必须打造更多更优的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和展示城市的良好形象,增强吸引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