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13.01.2016  10:49

盲人按摩培训示范基地

阿甘餐厅的智障服务员在就业辅导员帮助下给客人上菜

残疾人技能大赛现场

每月18日举行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现场

助残扶贫市场

残疾人创业技能培训班

编者按

平等,参与,共享。

秉承这一理念,长春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康复投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鼓励残疾人掌握技能实现自身价值。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康复梦、脱贫梦、致富梦,与全体长春市民一起在奔赴小康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更有保障、更为公平的生活;更有尊严、更为出彩的人生。今天,长春残疾人事业呈现出无比鲜明的民生底色。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新形势下,长春新的政策、新的措施、新的创业楷模正在不断涌现。

以创业就业为核心,长春知难而进,破浪前行。“不落一类人,不落一个人”,通过一系列“普惠”加“特惠”政策,使残疾人就业工作、就业形势、就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按需培训、尝试基地扶持、推广典型带动,帮助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

把残疾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加强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让残疾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享受社会保险,将党的温暖、全社会的关心送到他们家中;实现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新跨越,满足残疾人在康复、托养方面的迫切需求;加大帮扶力度,拓展残疾人就业培训渠道,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让残疾人在参与中有尊严地生活;大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优化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让“平等、参与、共享”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长春残疾人迎来了崭新的一页,呼吸着清新空气,迈向精彩人生。

尤其是2015年,长春市残联以残疾人就业为中心,以“残疾人创业就业年活动”为载体,多措并举形成残疾人多渠道就业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长春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2415人,完成目标的120.8%,其中,按比例就业377人、集中就业420人、公益性岗位就业128人、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1490人(草根创业301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残疾人的成功付出了比平常人更多的艰辛、更大的努力。”长春市残联理事长庞国忠表示,创业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市残联将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全市残疾人散发创业就业“正能量”。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残疾,有人从未看见过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人从未听见过悦耳的声音,有人不能说话,有人不能行走

……

命运无法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却是一种积极的抉择。

在长春,他们是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残疾人创业明星,是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残疾人创业带头人,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创业残疾人,是在外企兢兢业业的残疾人高管,是在每一个就业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普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百折不挠,演绎着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精彩。

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这是长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追求。

扶残助残、有你有我,残健共融、携手同行。

多年来,长春坚持把帮扶残疾人创业就业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政策上扶持,机制上保障,感情上重视,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等渠道,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

2015年,是长春确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鼓励、扶持残疾人兄弟姐妹们发挥作用,参与其中,就业创业。这里,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活跃在创业一线,谱写精彩的人生华章。

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自力更生。长春,把特别的爱献给“坚韧的美”。

政策支持+机制之变让残疾人赢在路上

从生存、生活品质提升到自身发展,近年来,长春先后出台了“用人单位安置大学生就业奖励政策”、“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盲人首次开办盲人按摩院补贴政策”、“开展评选就业(扶贫)基地和创业带头人奖励政策”等各项政策,为残疾人群体插上“隐形的翅膀”,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2015年,以“残疾人创业就业年”活动为契机,市残联制定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岗位预留、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12项具体措施,代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见》,六个部分、31条政策、10个具体任务指标,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可靠的制度保障,其中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置残疾人给予补贴、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给予补助等8项内容均为创新内容。

长春统筹部署安排,将12项具体措施的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从2015年4月初开始,各县(市)区、开发区政府相继制定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年”活动方案并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残疾人基本状况、就业需求、岗位需求等基础信息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在掌握了残疾人就业状况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对创业就业年活动的各项任务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同时,要求残工委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进一步统一认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发挥政府主导,积极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协调市人社局等部门,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劳动监察范围,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和监管力度,对拒不执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也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通过地税催缴,申请强制执行,做到应收尽收。落实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奖励政策。对超比例安置残疾就业单位给予长春市最低工资50%的资金奖励,使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逐年上升,今年按比例安置377人。

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各县(市)区残联配合所属就业部门与政府积极协调沟通开发适合残疾人从业的基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使128名残疾人走上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市残联还通过实地巡回检查、专题汇报会、季度调度、半年总结等方式,到基层解决“残疾人创业就业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进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的开展。

目前,全市上下已广泛地营造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全社会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专业辅导+模拟训练“授人以渔”给予最大尊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救助”转变为“扶助”,从长远来看,提供技能比单纯的提携更加实在。相较于一时的救助,残疾人更需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成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制造者。

2015年,长春采取专业辅导+模拟训练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广泛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岗前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雇主培训等,实现了技能需求“有一培一”目标,完成培训8050人。让残疾人自食其力,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

长春探索开展残疾人支持性就业试点,通过专业辅导和模拟训练,12名智力残疾人在“阿甘餐厅”稳定就业,为长春乃至全省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开了先河;为“爱尚辣”火锅店管理人员提供手语培训,为15名听力残疾人员工进行餐厅摆台、接待服务和消防培训,15人在“爱尚辣”火锅店顺利就业,推进了聋人服务性行业就业;在百屹社区建立手编工作室,培养重度残疾人编织、雕刻等手工技能,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创业;对开办按摩院的盲人,给予首次开店5000元物资或资金扶持;建立了朝阳祥和安养院、安宁精神托管站、“善满家园”等辅助性就业基地。

长春市残联依托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10家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电子商务、美容美发、厨师面点、盲人按摩等培训项目,开办培训班47个,培训残疾人1425人。

完成职业技能和技能提升培训。对培训登记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针对技能需求开设了35个技能培训班,完成485人职业技能培训,达到了残疾人技能需求“有一培一”。结合职业技能竞赛,确定7名选手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残疾人工作者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师培训,共培训35人,有33人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残疾人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完成残疾人岗前培训。突出岗前培训和订单培训,占培训总数的50%,针对爱尚辣火锅店、阿甘餐厅、吉林才金科技有限公司等用工单位提出的用工需求,广泛开展残疾人岗前培训,使89名残疾人快速上岗就业,效果明显。

完成“农村带传”和“城镇巧手”两项工程培训。全市稳定带传培训一级带头人89人,带动二级带头人890人,带动从业残疾人8884人就业,开展带传培训次数63次,组建14家合作团体。“千家万户巧手工程”培训,建立稳定巧手基地30家,培训981人,安置带动残疾人就业823人。

完成残疾人培训基地确定。对各类培训机构进行认真筛选,选择一些专业性强的社会培训机构,确定为残疾人定点培训基地,共确定了东北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吉林省京华职业技术学校、蓝梦美容美发学校、长春市奇想职业培训学校、吉林省翔云服装学校等10个市级定点培训基地,并时时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定期招聘+精准帮扶全方位保障服务暖人心

对我来说,每天最期盼的事儿就是来上班。”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残疾员工邵国慧承担着调味品包装的封口工作,她与父母一起住,每天乘坐杞参的免费班车上下班。“家人都说,我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实在幸运。这份工作让我觉得自己依然是个有用的人。

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已先后帮助几百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现有残疾员工113人。

2015年,长春市残联把创建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当作带动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扩大残疾人受助面,通过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或带动农户、加工户从业的原则,大力发展残疾人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使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吸纳残疾人就业。全市制定下发《2015年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及创业带头人评选工作通知》,并按照省级基地认定标准,组成中心巡视组,将各区上报就业基地进行实地踏查。

向省级推荐4个省级就业示范基地,8个市级就业基地和2个扶贫就业基地,共带动就业689人。其中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双阳区彩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家单位被确定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长春市子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定为省级文化创业示范点。

长春积极发挥残疾人人资源市场平台的作用,免费为残疾人和企业提供求职登记和用工信息查询等,2015年开展残疾人求职登记822人,失业登记432人,企业用单位登记73家,确定就业岗位570个,推荐残疾人就业912人次,确定新增残疾人就业232人。开展窗口“一站式”服务,人才市场和窗口服务整合并用,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能力测评、职业指导、培训登记、政策咨询、心理咨询、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2015年,长春市残联对205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能力测评,大多数经过测评后,按照自己的测评倾向选择培训专业,为残疾人择业提供了参考。

长春专门设立残疾人招聘日,确定每月18日为残疾人招聘日,并形成长效机制,对需要残疾人较多的企业随时召开专场招聘会。来自市残联的数据显示:2015年,长春先后开展招聘会及专场招聘会共27次,用工单位167家,提供用工岗位1576个,吸引3800余人残疾人求职者及其残疾人家属前来参会,有318名残疾人求职者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长春市还通过资助农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基础就业方式,实现残疾人就业3000余人。近年来,长春市创新实施了农机互助帮扶项目,共计投入1450万元,受益残疾人3226人,耕种面积24642亩。该项目被作为“创新扶贫模式”写入《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

孵化生产+典型带动“造血”疏通创业新路径

从单纯的税费减免到资金扶持,从实行场地设备租金补贴再到创业培训,长春对残疾人个体创业者的扶持在不断加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不仅扩大了残疾人就业、创业,更提升了残疾人就业质量,逐渐为个体从业者创造出宽松的成长空间。

扶上马,送一程,长春积极发挥创意基地平台作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打通“起跑线”上的第一道障碍,创建残疾人创业“绿色通道”。

下肢助行器研发中心、自强科技有限公司、鑫舞美服装厂……在长春市残疾人展能创业孵化基地的呵护下,29家各具特色的残疾人小微企业,正伴着关爱顺利发展。

久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久丽介绍,2014年初,宽城区残疾人展能创业孵化基地刚刚成立,她就将公司搬到了这里。“由于公司原办公地点远离城区,导致业务开展受到制约。入驻孵化基地后,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电商业务从此迅猛发展。”张久丽告诉记者,除了办公地点更加便利,孵化基地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了免房租、免水电费、免费创业指导等“一条龙”优惠政策,为她这样的残疾人创业者减轻了不少负担。

张久丽公司楼下也是一家由残疾人自主创建的企业——长春市好家人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入驻孵化基地后,电子商务业务同样发展迅速,目前,月销售额达100多万元。“是残联部门给了我们这些有创业梦想的残疾人发挥潜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市好家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玲表示,为了回馈社会,她在招聘员工时尽可能选择残疾人,力求为残疾人搭建自食其力的平台。

长春市残疾人展能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于2010年5月,是我省首家残疾人展能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成功孵化7个残疾人小微企业进入市场独立运营。入驻孵化基地的残疾人团队不仅能够享受“”房租以及免费午餐、水、电、网络资源和创业指导,在工商、税务证件办理,税费减免,小额无息贷款,大学生岗位资金补贴等方面也享受许多优惠政策。

近年来,长春市残联通过建立残疾人孵化基地,完善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功能,在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一站式”服务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支持、人力资源及商务代理等综合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为创业者和创业实体服务,提高创业者稳定率。扩建了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残疾人展能创业孵化基地,面积由原来的700平方米增至2800平方米,接纳创业孵化团队29家,带动258人就业。

除了长春市残疾人展能创业孵化基地,近年来,长春市残联还先后扶持、推动、建立了宽城区展能创业孵化园、高新区展能创业孵化园和东北科技产业园,安置残疾人创业孵化团队15个,带动122人就业。朝阳区新建1100平方米的残疾人展能孵化基地,即将投入使用。

为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长春市残联还通过基层推荐,考察选树了一批产值超千万的残疾人创业明星、超百万的残疾人创业带头人和草根创业带头人。选树了一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明星企业,年培训200人以上的残疾人培训明星机构和残疾人创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典型激发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卓有成效的扶助措施,方便生活的无障碍关怀……长春,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更自信、更有尊严,也让残疾人的小康路上洒满了阳光。(记者 孟凡明 朱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