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拓展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一直以来,长岭县致力于“开放兴县”战略的实施,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在规模和效益上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推进城镇化工作以来,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进城镇化工作的重大举措,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进城就业、创业。
2014年,长岭县对外输出159 796人次,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12万人,劳务收入超过了15亿元,其中省外73 755人,省内19 528人,就地就近61 294人,境外847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3 300元,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撑点。转移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镇乡和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所以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比较强烈。2014年,长岭县组织了一次大型劳务输出对接会,向大连、北京,俄罗斯等地转移500多人,召开各种规模招聘洽谈会46场次,提供有效就业信息200多条,涉及就业岗位4 903个,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4.9万人,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中,长岭县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全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考虑,通盘谋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产业化。不断拓宽其他就业渠道,增强就近就地劳动力转移能力。
一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餐饮、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不高的第二、三产业,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招工条件、扩大招工范围,放宽年龄、性别、工作时间等条件限制,使农村劳动力最大程度实现就业。
二是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天地,将城镇化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主渠道,把发展城镇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要求相对较低等新兴行业和服务业,凸显城镇吸纳就业的聚集效应。
三是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如杂粮杂豆、粉条、辣椒、肉羊等,争取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建设,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不断拓宽生产领域,拉长产业链条,使生产、运输、加工、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四是扶持农民创业,由就业向创业转变。大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支持农民工中各种人才返乡创业,积极培养和扶持创业带头人,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方致富”,形成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农民创业扶持政策,切实帮助解决创业起步资金,放宽准入条件,落实创业用地,实行税收优惠等,在手续办理上给予方便,简化办事手续,搞好“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