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采摘草莓季 妈妈们注意入口前把好“清洗关”
最近几日,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很多市民喜欢带着宝宝踏青出行,亲近大自然。家住经济开发区的王女士就是踏青大军中的一员,3月中旬,王女士和老公带着1岁半的儿子前往城郊的草莓种植基地采摘草莓。结果回家之后,宝宝开始出现受凉、腹泻等症状,经诊断,是由于采摘草莓过程中现摘现吃,没有将草莓清洗干净造成的。
新鲜草莓 入口前把好“清洗关”
草莓是低矮的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虽然是在地膜中培育生长,但在生长过程中还是易受到泥土、细菌、农药、化肥的污染,所以草莓入口前一定要把好“清洗关”。
“我们就是在大棚中看到草莓好新鲜,长的个头大、水分又足,就没有注意那么多,摘下来后拿手一搓就给孩子吃了,我们大人也吃了不少,但是大人没事,宝宝回去后就拉肚子了。”王女士回忆说。
吉大二院儿科副主任张思瑾说,大人和孩子体质不同,宝宝的肠胃吸收功能较强,也非常敏感,再加上抵抗力不如成年人,所以细菌入口后容易造成腹泻。
“要把草莓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可避免细菌、农药之类的东西渗入果实中。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洗草莓时,注意千万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残留的细菌、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另外,也不要用洗涤灵等清洁剂浸泡草莓,这些物质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残留在果实中,造成二次污染。”她建议。
大棚内外温差大 避免着凉
摘草莓过程中,除了直接食用造成腹泻外,着凉、感冒也是宝宝在大棚中摘草莓后容易出现的症状。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长清公路上的草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大棚连成了片,在白色的塑料布下面,一颗颗鲜红的草莓仿佛吹弹可破。大棚内,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在采摘草莓,大多数人没有穿外套。进入大棚后,记者发现在这个塑料布重重包围的温室内,太阳照射的热量直接辐射到大地上,棚内温度处于20摄氏度以上,加上大棚内空气不好,热气不能很快散出去,所以人在里面很容易感到闷热。
张思瑾副主任表示,宝宝汗腺分泌特别旺盛,又喜欢活动,一刻也闲不得。穿得多了,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另外,总是穿得太多,身体就会失去温度调节功能,更容易患感冒。长期穿得过多,反而会影响宝宝自身的抗寒能力及抗病能力。因此,在草莓棚里,要适时为宝宝脱衣。而棚外温度较低,风一吹就容易生病,所以,当宝宝在草莓大棚外头时,要为宝宝穿上足够的衣服。
另外,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进入大棚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引导宝宝到棚外透透气,大棚的空间有限,空气流动差,长时间在草莓大棚内玩耍容易缺氧。
棚内多虫 注意防叮咬
草莓大棚内温暖潮湿,不少蚊虫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许多蜜蜂也喜欢在这里传播花粉,所以家长们带着宝宝去采摘草莓前要做好蚊虫的防护工作,先给宝宝涂上一些驱蚊水,让宝宝在草莓大棚里有一层基本的保护。其次穿一些长袖透气的衬衣,长袖可以保护宝宝手脚不被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后瘙痒难忍,宝宝会忍不住抓挠,抓挠后容易导致局部感染,抵抗力稍弱的宝宝有可能因为小小脓包引起发烧,感染的程度不同,治疗对策也不同。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采摘;注意不要走到有积水的地方,减少被蚊虫侵袭的机会。
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如瘙痒明显,要及时帮助宝宝止痒,制止宝宝抓挠。感染都是在皮肤抓破后才出现的,局部瘙痒但没有抓破时可用风油精、清凉油、炉甘石洗剂或荷酚液外搽止痒,如果瘙痒特严重,可以局部用激素软膏。
城市晚报 记者 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