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乔迁——通榆县陆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记事

21.06.2016  15:36

      初夏时节,走进通榆乌兰花镇陆家村,一派热闹景象:村部里,人头攒动,易地扶贫搬迁户们排着长队在搬迁协议上签字;一期主体工程区,推土机、挖掘机、重型卡车振声隆隆……一幅美丽新村画卷正在铺开。

      村民孟淑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住在陆家屯道西,那儿不通公路,买个东西、看个病啥的真是不方便。政府非常关心我们,要在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给我们盖新楼。村里还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各家土地,以后去合作社务工,不用跑远道了!

      今年以来,通榆县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作为先行示范,将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省级规划重点扶贫村——乌兰花镇陆家村,作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村。

      规划引领统筹 年内全村搬迁

      陆家村实际居住262户712人,其中贫困人口92户、198人,脱贫致富的主要桎梏是村民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产业结构难以调整。

      实施整体搬迁,重建美好家园——经过反复论证选址,县里决定将全村搬迁至靠近科铁公路的新址,那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生态条件好,适宜发展各项产业,离镇里也近。

      该村安置新区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包括住宅楼、公寓楼、综合办公楼、敬老院、幼儿园等。2016年底前,全村实现易地搬迁;2017年9月底前,完成100公顷迁出区生态修复、宅基地复垦和土地整理工作。结合新型城镇化,在2017年底前,陆家村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标准,达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标准。

      坚持政府主导 突出群众主体

      “故土难离,让村民搬迁哪有那么容易啊!”陆家村支部书记武凤友说,“镇村干部挨家挨户讲解资源整合的益处,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条条念给大家听,再带着村民到村部看规划图,算对比账……终于,大家开始想通了,愿意搬了。

      为了让搬迁农户搬得安心开心,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关乎搬迁群众切身利益政策宣传,并针对群众关心的搬迁后土地、林草、户籍等问题积极回应,按照“村民自治、村民自愿”原则,以陆家村村民委员会为主体制定《陆家村拆迁安置补偿实施方案》,由镇党委政府复议,报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把关、县政府常务会议审核,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公示无异议后,再组织实施。在保证有房的贫困户和低保户最低能住上50平方米户型楼、没有房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入住统一建设的35平方米户型公寓的基础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楼层由村民抓阄决定,同一单元可自主调剂,以确保新区建得成、管得住、用得好。

      激发各方活力 统筹资金投入

      陆家村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总投资9730万元,其中新区建设5230万元,搬迁户补偿3000万元,旧址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1500万元。安置点将实现“五化五通五有”,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网络,有活动广场、有购物区、有卫生室、有幼儿园、有垃圾收运点。

      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效实施,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确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融资主体,负责承接省级投融资主体统筹安排资金,并负责与省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主体、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联系,承接好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

      陆家村贫困户李福看着就要拆掉的漏雨的土坯房感叹不已:“没想到活到70多岁了,就要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了!”李福告诉记者,他家原先的宅基地评估价为13万元,申请的新楼房有60平方米,算下来自己一分钱不用掏,手中还有余钱了。

      像李福这样平房换楼房还能得着钱的村民有210余户,占该村实际搬迁户的90%以上。

      完善配套建设 培育产业发展

      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建设。陆家村将搬迁集中安置区与现代农业、精品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加工业等规划复垦拆旧区100公顷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建设,同时引导搬迁群众将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源向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流转,并将该区域内的贫困户、移民搬迁户全部纳入产业链条,带动发展。对搬迁户和贫困户,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产权入股、园区务工,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