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四棚乡走向生态转型发展之路
千亩的湿地,优质的温泉,蝲蛄河的水源地,万亩的红松母树林,麦饭石的山泉水以及多彩变幻的四季,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都为通化县四棚乡实现赶超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倚仗。
近年来,四棚乡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思路,立足当前,从四棚乡特色资源着手,将环境建设作为重点治理项目,中草药种植作为重点开发项目,生态资源作为重点招商项目,旅游业为最终发展目标,使四棚乡成功迈入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二产三产统筹发展、协调推进新模式。
四棚乡坚持常态保洁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原则,对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乡里给各村配备了保洁员和垃圾清运车,将每日产出的垃圾按照“户定点、屯分类、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态化处理模式进行统一处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多次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环境卫生突击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清理河道垃圾,通过一系列整治,全乡的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四棚乡通过强化植树造林,严厉打击滥砍盗伐、毁林种参种地等蚕食林地行为,保护了全乡19万亩天然林,使全乡森林面积逐年递增,目前全乡25%坡耕地全部还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3%。
乡里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打造精品线路、精品村屯和精品景观。对少数民族村华鲜村朝日屯边沟围墙进行整体改造,让其成为进入四棚乡的“南大门”;新建和改建各村村部与广场,全乡各村村部社区化改造全部完成;在车岭背村新建美化广场两处,将原来的“垃圾场”变成了景观带,头棚村和四棚村改建后的广场场地宽广,场内绿化美化尽显生机与活力,场上基础设施齐全,LED的灯光球场,布满葡萄藤的文化长廊,干净便民的洗手间等,完全达到标准化设计;四棚村中心组路灯进行升级改造,更换LED路灯80盏,使四棚村主街路面貌焕然一新;砬子沟村作为试点,村部率先改变了传统供暖方式采取太阳能取暖,实现了环保无污染。为了降低成本,美化农村环境,乡党委还在全乡范围内建设花棚11座发展苗圃,不断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四棚乡从特色生态资源开发角度准确切入,大力挖掘旅游潜质,将头棚村的温泉、湿地和老米沟村的麦饭石山泉水作为重点招商项目,积极寻找有实力的环保型企业来乡投资兴业。目前,头棚村的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已成功立项,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通化县重要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老米沟村麦饭石山泉水项目也与有意向的企业成功签订1000万元投资合同,明年春将开工建设。在退耕还湿工作中,乡里积极对退耕还湿的农户给予经济补偿,现已退还湿地3200余亩,建设了天然湿地保护围栏12300延长米,既涵养水源又净化水质。
该乡以发展绿色产业为转型方向,将特色农业和生态观光有效结合,打造亮点产业,深挖民俗文化潜在资源,积极培育农村文化。东北的大秧歌、朝鲜族风情的村落、地道的农家乐,让游客到来后可看、可听、可游、可回味。
如今在四棚,可以感受天然的氧吧,畅游辽阔的湿地,拥抱壮观的红松母林,品尝特色的农家饭菜,真真正正的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记者 马贺 通讯员 徐永飞 张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