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往往是向前的助力

27.06.2016  08:09

  作为“中国田径协会授权和指定的塑胶跑道面层理化性能检测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运动场地合成材料检测中心(简称“华理材料检测中心”)在此次引起广泛关注的校园塑胶跑道疑似有毒事件中,担任着类似“裁判员”的角色。而国内现有的送检方式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样品是由送检方提供,检测报告只需要对送检方负责。

  这里的逻辑是,生产商不断送样品到检测中心,而家长和检测中心并没有利益往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不合格,实验室通常会要求送检方重新寄样品。毕竟,工厂需要的就是一份合格报告。

  而为了规避风险,很多的检测机构都会标注,只对来样负责。那里面又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保证送检的产品和实际使用的是同一个产品。

  在一些发达国家,采购方在工厂生产大货到一半时,会去采样,也送检到实验室。这样一来,比单纯由工厂负责送样而得到报告,检测准确度会高一点。

  回到塑胶跑道,送检方式亟需改变。一来,在单纯由生产商送检的模式下,即便是检测合格,但报告只针对送检产品而言,实际使用是否相同,并无专门机构跟进。况且,由于跑道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鉴于铺设过程中的添加物对使用者也有很大影响,塑胶跑道或许应该有一个预铺设的概念。也就是说,跑道应该先小范围铺设,然后把成品送检,这样一来,如果预铺设的产品的各项指标正常,就可以正式铺设;若不正常,也没有太大损失。

  至于塑胶跑道的国标是否要升级,采访中不断有人将之和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类比。确实,关注本身是有力量的,持续的追问,往往是促成一个行业向前的助力。不管是默默拆除跑道的学校,还是教育部的最新回应,都预示着问题跑道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