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掀起乡土文化热
“爷爷对我说,辉南是咱家,这方黑土地养育你我他,小城穿新衣,房子更绿了,环保讲文明,陋习变高雅,花草树木告诉我,人人都爱着她……”这是辉发城镇民间艺人于德胜自创歌曲,每当节假日,像这种群众自创的节目都会在文化大院里上演,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县有14个文化单位和11个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206人。农村电影放映队11个、农民剧团2个、秧歌队69支3000余人;社区文化辅导站7个、社区艺术团7个、文化辅导员150人、健身队9个、文化志愿者队伍10支350人;企事业单位兼职文化人员、文艺爱好者1000余人。文化艺术协会在原有4个的基础上发展至14个,农村文化大院141个,实现全覆盖。该县积极构筑农村文化阵地,并发挥区文化馆、艺术团和镇文体站的作用,面向农村提供全方位指导培训,让乡土文化生根发芽。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构建了以县城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以乡镇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为辅助,以民营文化设施为重要补充的文化设施网络。投资新建了爱民广场、现代城广成、富强广场、站前广场;朝阳湖公园、北山公园、体育馆、辉发河沿河景观带、朝阳大街仿古街等文化场所和设施,改善了文化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对11个乡镇文化站、广播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基本满足了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文化室覆盖率达到100%,文化大院覆盖率达到100%,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97%,农村行政村文化活动广场覆盖率达到53%,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
打造特色文化活动。社区成立了艺术团、村屯有秧歌队,城乡群众自发成立了二人转、花鼓队、京剧票友、剪纸等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常年活动在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冬扭秧歌夏唱戏,一年四季活动丰富多彩。坚持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演出、展览、主题演讲、歌咏大会、电影晚会、广场舞会等活动,弘扬了乡土特色文化。在全县率先开展创建特色文化乡镇活动,石道河镇被文化部命名为“摄影之乡”,样子哨镇被国家体育局命名为“体育之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艺术节活动,举办了全县农民艺术节、民间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节,样子哨镇的“霸王鞭舞”、朝阳镇的“蛋雕艺术”、石道河镇的“高跷双面人”、辉发满族“剪纸”、楼街朝鲜族乡龙光村的“乞丐谣”等民间技艺,在艺术节上让全县群众一饱眼福。
培育文化产业。该县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古玩收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文化产业体系,造就出大量生动的、富有基层气息的、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出来。通过这些文化产业,许多具有特色乡土文化的文化产品不仅在国内备受喜欢,也早已远销国外,助推了辉南乡土特色文化的发展,同时成为了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