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主导“居家养老”

17.04.2015  11:00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长春市作为省会城市,对于全省来讲具有标杆作用。日前记者走访了部分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机构经营者及社会学专家,发现长春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得越来越好,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真正意义的居家养老究竟靠谁?

在长春市南关区新春街道,记者采访了朱桂荣老人,她今年75岁,是松竹梅社区评剧团团长。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子女也在长春生活,经济条件都不错,曾多次让老人过去同住,但是老人考虑到子女平时上班忙,自己居住各方面又很方便,所以选择独居。

关于居家养老服务,老人说:“我听说过这种服务,我现在身体还行,还能照顾自己,等我岁数再大点,我想我会考虑这种服务,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能解决不少困难。

提到困难,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困难,我觉得是医疗问题,感冒发烧这种小病在周围社区诊所都能解决,但是一旦有点大病,很多大医院的床位太紧张了,根本住不了院。

长春市某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万恩说:“居家养老也是我国的一个养老重点,老人喜欢在家养老,但是家里又没有人能够24小时照料,那么需要一种服务,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现在居家养老,是由很多行业转化过来的,比如家政公司、智能化公司等。我们养老机构做居家养老实际上是最贴切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居家养老服务相吻合,比如医疗、护理、娱乐等方面。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现在分两种,一种是政府购买,针对社区的低保户老人和三无老人,政府每月帮助他们购买200元的居家服务;另一种是商务运作,为生活要求比较高的老人服务。

家住华阳社区,今年68岁的杨秀云告诉记者:“我们家五口人一起生活,女儿女婿都在高校工作,特别忙,平时都是我和老伴帮忙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养老我们肯定喜欢在家,住起来安心,白天还能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不会觉得无聊。”据了解,目前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最需要的服务是在家附近设立小食堂,在不愿意做饭的时候能随时就餐。其次是应急服务,在老人需要就医、外出时,提供随行照料服务。

关于居家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长春市华阳社区书记史俊生说:“首先,居家养老最难解决的问题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比较大,看望老人的时间少了,老人就会空虚,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公共的场所去交流沟通,寻找娱乐和精神慰藉;其次,是老人活动场所的缺失。我认为,老年人活动场所要根据方圆建设,而不是根据人口。东北受到气候限制,老人活动需要室内场地的投入,这就只能靠政府投入,靠企业、靠个人根本无法实现;最后,就是老人活动场所的整体管理问题。如果只靠社区,人力是不够用的。希望政府能建立一个专职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依托社会组织,实行双赢的战略。

据南岭街道办事处老龄工作负责人王冠男介绍,他们的养老工作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由辖区内的养老机构来承担,街道把老人送去,合作的养老机构会给予一定的优惠。二是社区养老,在社区有日间照料站供老人休息,文体活动室、棋牌室、电子阅览室供老人活动。三是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在家养老,街道为老人提供一些服务,并为一部分空巢老人安装远程呼叫器,简称电子保姆,可以随时呼叫家人及家政服务公司。同时,居家养老服务各方面还在进一步完善。

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在接受采访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政府倡导的居家养老,是指在社区辅助下的居家养老,目前就是在社区设立日间照料室,提供送餐、一键式呼叫等家庭日常服务,而这些服务的覆盖面积比较小,社区工作人员也忙不过来。我个人比较提倡远程一键式服务,这种服务就是在每个社区做一个智能终端系统,老人只要带着手机或者一个终端服务系统,无论走到哪都有GPS定位,一旦身体不舒服或发生意外,社区和老人家属能第一时间收到老人的呼救信号,确定所在位置。但是后期救助怎么办?弊端在于社区和医疗部门的链接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认为政府应该为开发商提供一些帮助,把这项服务建立起来,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服务。

有一些服务机构提供的一键式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购买服务标准怎么控制,服务的基本定位在哪,才是工作的重点。我觉得针对不同人群,应该建立不同的服务内容。针对老人不同的经济水平,提供不同的服务档次。而这种服务费用要低于保姆的服务费用,才会更容易被老人接受。服务人员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至少要做到与业主顺畅沟通和遵守工作规范。”关于购买式服务,付所长补充说。

目前,我省的居家养老服务正处于积极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需要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记者王忆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