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
14日,喜报传来: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长春市”名列其中,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17日,在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颁奖大会上,我市领回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秉承“创建为百姓、百姓共创城”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创建主体明晰化、目标责任具体化、监督检查日常化、评价机制长效化,形成了独具长春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模式,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如今,长春朝着“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幸福城市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人民更幸福。文明,让城市更有魅力。 文明之源 高位统筹聚合力 文明源自人民心中的向往,而这份向往正是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方向。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市长刘长龙多次主持召开创城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6月5日,我市召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王君正要求,要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做到“六个坚持”,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变成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过程,真正把长春建成“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幸福城市。 5月17日、8月1日、10月12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三次听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汇报。8月25日,我市召开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双网”联动工作推进会。 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更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6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长春市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7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金龙到我市调研。10月10日,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峰岩出席长春市“整合社会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10月23日,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班上,我市介绍了经验。 凝心聚力促文明,同心同德谱新篇。各位市委常委及相关副市长以创城为己任,分口把关,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城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积极承担属地责任,细化分解,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交警、交通、环卫、建委、教育、食药监、工商、园林及金融办等部门积极落实王君正书记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要求,忠于职守,忘我工作,为维护城市公共秩序、扮美扮靓春城作出了突出贡献;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为创城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各级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大力宣传,为创城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创城工作中,长春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得以充分彰显,同时也映射出我市政通人和、风正劲足、创新发展的大好局面。 文明之魂 核心价值润无声 让城市根植于文明之上,让文明流淌于城市之间。文明,正悄无声息地“装扮”着这座魅力之城。 走进“长春德苑”主题公园,亭廊、楹联、石碑等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科学融入园林景观中;排列在“尚德大道”上的十二尊柱石,图文并茂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主题词;百米书法墙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艺术展现…… 市民在常来、常乐、常享的过程中,感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感受着道德文化的熏陶,感悟着核心价值观的深邃。 去年10月,中宣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现场会,推广了我市先进经验。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使之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立足具象化、形象化,在全市打造了27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5个主题广场、51条主题街路、962个主题社区等宣传教育阵地,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立足大众化、普及化,我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站上讲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巡讲活动9000余场次,增强干部群众认知认同。坚持从娃娃抓起,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覆盖全市1535所中小学、70余万未成年中小学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认为,我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特点,很有成效”。 立足知行合一,我市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500多个,注册志愿者40余万人,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雷锋商铺”“爱心驿站”等群众性爱心站点遍地开花,干部群众在精准扶贫、爱老助残、关爱自然等志愿服务实践中,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之力 提质增效暖人心 文明的力量,可以温暖一颗心,更能造就一座城。 从原来的老旧小区,变成处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小区,这让邮电小区居民喜上眉梢。 “现在居民们共同维护家园,不仅环境改善了,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小区居民周德凤说。 去年,朝阳区对永昌街道义和社区邮电小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在改善基本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注重功能性、景观性、宣传性的统一,建成了“事国以忠”“子孙以教”“兄弟以让”等六大主题宣传景区。而这里,只是我市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 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定位,2016年以来,我市启动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对市政设施、老旧小区、重点商圈、街路环境、园林景观等进行了提升和完善,一些过去长期影响居民生活、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光复路,驾车途经此处的私家车主李航颇有感触,“以前,一提起光复路就头疼,没处停车不说,开车进去就出不来。如今,行人、车辆各行其道,通行十分顺畅……” 我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机动车停放规范有序,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市民出行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与此同时,伊通河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地铁1号线通车……我市一系列大型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添了城市活力。 文明之美 持续创新增活力 文明花开香四溢,文明之美处处显。 “我经常坐62路公交车,每次都感觉温馨、舒服。”“看宣传展板,长学问,时间过得很快。”“形式新颖,让人易于接受,上了车,人都不一样了”……谈及“一车一景观”的“主题文化车厢”,乘客们不吝称赞。 “在制作这些展板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受到感染,社会正能量就是这样不断传递的。”62路公交车驾驶员曹泽说,身体力行加入到传播文明的行动中来,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如今,行驶在路面上的公交营运车辆大多数创建了“主题文化车厢”,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车厢、国学车厢、雷锋车厢、讲文明树新风车厢等多种类型的主题车厢,表现形式也从当初的手工展板拓展到灯箱式展板。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王君正书记提出的“要以更加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管理”的指示要求,创新公益广告宣传的内容和方式,设计并推出了系列导向鲜明、文化厚重、内容生动、特点突出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作品,在一切可利用的平台、点位发布张贴主题公益广告上万块(条),形成了职能部门落实到位、城区包保补充到位、窗口行业配合到位、文明单位参与到位、各类媒体宣传到位的工作态势。 不仅如此,我市开展百余场 “吉祥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百姓文化素养。与腾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借助“互联网+”,设计开展系列群众广泛参与的主题活动,关注量超过12万人,有力提升了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委托第三方开发文明城创建互联网云平台,实现对文明县(市)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动态实时管理。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双网联动”工作体系,超过4000名网格长和网格员成为创城“千里眼”,40多个部门对发现的问题“马上办”,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覆盖、无缝隙、高效快捷。 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着眼未来,谋划新一轮创城工作;着眼发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着眼创新,提升创城工作实效,努力为加快推进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道德支撑,续写魅力长春的内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