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太大!这18家央企弄虚作假 虚增收入2000亿
6月23日,审计署披露了对20家央企的审计情况,其中18家采取虚构业务、人为增加交易环节、调节报表等方式,近年累计虚增收入2001.6亿元、利润202.95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利润的0.8%、1.7%。
为什么这些企业要弄虚作假?国资改革专家祝波善对每日经济新闻分析称,虚增收入与业务考核目标的完成密切相关,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员工收入情况,以及经营层的收入和职位。
另一方面,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在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表示,部分企业投资经营存在风险管控比较薄弱的问题。其中,抽查的20户央企的155项境外业务,有61项形成风险384.91亿元。
18家央企“花式”扮靓业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审计署审计的20家央企中,涉及虚增收入的企业达到九成。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便是违规开展购销,至少有5家央企通过此法扮靓业绩,收入“水分”总计达到206.7亿元。例如:
2015年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所属中钢钢铁公司等2家公司违规开展购销业务,虚增收入3亿元、成本2.87亿元。
2012~2013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邮电器材公司华北公司违规开展购销业务,虚增收入24.82亿元、成本24.5亿元、利润3200万元。
2012~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开展购销业务,虚增收入和成本各23.49亿元。
2013~2014年,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广东韶钢国贸贸易有限公司违规开展货物购销业务,虚增收入、成本,多计利润30.16万元。
2008年7月~2015年年底,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所属华能能交公司及其下属2家企业违规开展货物购销业务,虚增收入、成本各154.02亿元,其中2015年虚增收入、成本各42.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