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男孩考上吉大 盼好心人帮圆大学梦
城市晚报四平讯 袁浩天,家住梨树县双河乡王木铺村四社,毕业于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2班,2015年高考以理科621分的优异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因自家土地少,收入低,母亲腰有病,干不了重活,姐姐在读大学,弟弟也在读书,家庭特困,靠父亲打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和三个孩子的学业。面对高昂的四年学习费用,父母整日发愁,期盼着有爱心人士帮助一把,圆了袁浩天的大学梦。
袁浩天说,父母都是朴朴实实的农民,一家五口人,只有三口人的微薄土地,一年到头省吃俭用也不够花销,为了供大姐、他、小弟读书,家中养了几头猪,由于猪舍破旧,并不保暖,每到冬天猪下羔子时都要搬到屋内,前两年盖了新猪舍,但近几年猪的行情都不景气。父亲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大半年,有时为了多挣钱,农忙时节也不回家,晚睡早起,播种、铲苗、割地、扒苞米,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劳。每到秋天,母亲手上的老茧都会裂开,一道道血红的口子。十余年来,积劳成疾,腰部疼痛得直不起来,身上不知有多少病,却从不曾对孩子们说。
多年来,姐弟三人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很少买新衣服、新鞋,家中除了手电筒,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直到2014年,亲戚送了一台旧电视,只能收看三个台,但画面不清晰,而现在,家里唯一的一部手机是他在高中毕业后花28元买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姐立事早,读高中时在郭家店中学一切费用全免。大学期间,姐姐利用假期给别人补课挣学费,因支付不起来回的路费,一年多没回家了。她说过,想要读研,迫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知道她是否会放弃。小弟即将升初中。小学时,袁浩天基本上靠步行上下学。小学五年级时,村小黄了,去了双河乡中心校,离家20多里,因没有钱住校,每天都是蹬自行车上下学,有时风大,骑不动,就一路推着走。
同学们知道袁浩天家庭困难,会时不时帮助他,给几个本、几只笔。学校一旦有困难补助之类的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初中时,他在校内食堂吃饭,伙食费每月一结,有时交不上,食堂了解他家的困难情况,从来不会催,后来校方免了他的伙食费。高中时,他在校内住宿,校方免了他的住宿费和部分学杂费。他从不吃零食,因此,他一去小卖店,人们都会感到惊奇。记得有一次,他去小卖店买方便面,一块钱的那种,店阿姨特意挑了一袋带奖的给他。从小学到高中,他遇到了更多的恩人。
袁浩天知道,唯有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上他从不松懈,遇到难题从不放弃,正是凭着这种韧劲,他的成绩从班级的五六名达到了名列前茅。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时时有创造性的见解。
他的父亲说:“希望孩子能够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明白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将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人生有个明确的目标。”他的母亲对儿子给予希望:“希望孩子能顺利地读完大学,活出样来,将来有益于社会。”
好心的企业人士,如果您想帮这个有志男孩一把,资助他圆了四年的大学梦,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434—7770898。
城市晚报记者 高鸿 报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