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笔墨谈——远看袁宝孝的水墨画
袁宝孝水墨画作品
观袁宝孝先生的中国水墨画作品,使我记起曾经向袁运生先生请教过的一个问题:他为何不称谓自己作品是中国画,显然他的作品已经使用了宣纸和笔墨作为绘画工具和材料。可是他的回答却是如此简要:我还不会弄中国画里面的笔墨程式。由此看来,在一个油画大家的眼里工具的使用不是唯一界定中国画的标准,笔墨的自律与程式才是中国文人水墨画核心的关键词。
毋庸赘言,中国画自发生以降从未离开笔墨的使用。中国画的“笔墨”二字既是作为绘画工具的形式语言,也是中国画审美的精神标高。换句话说,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的精湛所在,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箴言——“用笔千古不易”和“笔墨当随时代”吟唱至今不败,而且这两个相悖相成的艺术精神指向正在发出最美妙的现代绘画艺术和声。
我们回望现代美术史,在照相技术发明后的上个世纪里,西方世界发生了的所谓现代主义,其实就是要去绘画的文学化和哲学化,离开模仿美学逼真的写实道路,使艺术家表现出的“笔触”完全保留或呈现于画面之上。假如说西方现代绘画对“笔触”的觉悟是发现,那么中国画艺术对“笔墨”审美的重视则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符合艺术的现代精神追求的画法。
写到此处,让我们回到国画家袁宝孝先生水墨画作前,摒除画种题材门派古今学位官位等等偏见的羁绊,不去在画幅里看花看草看风景,而是用我们的直觉去用心感受、赏玩“笔墨”带给我们清新爽朗的气息,并循着素纸生宣的落墨处去玩味笔性的申拉、委婉、顿挫、迂回、浓郁、剔透的墨趣。看画关注“笔墨”优拙,就好比将看戏叫“听戏”一般,重要的是腔调不是唱词和故事。
毋庸讳言,画家袁宝孝是个自学成才的苦学派,同时他又是个“学过古今南北”的中国水墨画学人。还记得他曾经北上全职求学于京城央美国画系,又南下水墨圣地江浙一带求师问道于岳世尘老门里。这等求学见识是何等的奢侈,这等求学见识又是需要何等的执著勇气与坚韧吃苦精神。所以我说他笔墨的老道精妙唯美,画面里透出的那缕清新爽气,是他学养苦修自得的天道酬勤,除此无二。 (徐善循/上海理工大学艺术分院院长)
袁宝孝艺术简历:
袁宝孝,号笑之,1949年生于吉林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第三、四、五、六届理事,吉林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2012年被评为“吉林市德艺双馨人物”。
1989年《梅》获《蔡伦杯全国书画作品晋京展》一等奖。
1990年《晓月》入选《中国中青年书画北京邀请展》。
1996年《北国故土》入编文化部《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同年《袁宝孝国画作品展》在吉林市举办。
1997年《吟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华扇面艺术作品展览》。
1999年《盛世春光》获《吉林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7年《松、兰》入选《纪念朱德元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作品展》。
2009年 《著名国画家袁宝孝画展》在广东省肇庆市博物馆举办。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