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九期:端午节——炽热爱国心

18.06.2015  17:23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

  (第九期)

  ——————文稿阅读——————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我是曹雅欣。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初始的意思,“端五”便是“初五”,“”又为阳数,所以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五月节。一提到端午节,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屈原,想到与屈原传说相关的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等节日习俗。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端午节已经是一个祛病防疫的固定节日。五月初五,时值仲夏,人们采摘兰草沐浴、悬挂艾叶驱蚊、饮雄黄酒防虫、佩戴香包辟邪,这些都是为了在毒虫肆虐的夏天除瘟、驱邪、求吉祥。

 

  而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是空怀一腔爱国热情却被政敌迫害流放、驱逐出楚国政坛。在流放过程中,他满怀悲愤与忧怀,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著名诗篇,独具风骚。直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流放在外的屈原看祖国被侵略,痛彻心扉,于是他在五月初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杀身亡。一腔壮志未酬,只有以身殉国。后人敬佩屈原的爱国之情,逐渐,五月初五端午节演化成了具有爱国主义意味的节日。

 

  历史长河滔滔向前,在今天,秦国也好楚国也罢,早已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已经不再有家国纷争。——但是国虽烟云消亡、屈原却永世不朽的原因,就在于他穿越时代变迁依然令人动容的精神价值、就在于他沉淀在历史河流中大浪淘沙方显真金的热血风骨。

 

  爱国,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绝对不改的价值理念,都必须坚守的民族精神。

 

  所以,端午节,它超过其他节庆的价值所在,就因为:

 

  端午节,不仅是民俗的节日,更是民族的纪念日。

 

  在端午节,我们就来读一读屈原的作品。屈原创造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他的《九歌》中说: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这句诗就是在描写端午节“午日以兰汤沐浴”的习俗:

 

  用佩兰煎水沐浴、洗出我如兰的芬芳,穿彩衣披裹身心、装饰我如花的鲜妍。“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这既是说,在节日里沐浴更衣、以清洁面貌参加祭祀;也是暗喻着,在道德上涤荡身心、洁身自好。

 

  而《离骚》中,屈原表达出的坚持操守清正与忧国忧民之心更盛。

 

  他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常常叹息感慨而泪流满面,为人民生活的艰辛而哀痛悲鸣。

 

  他还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只要能实现心中对家国的美好诉求,即使付出生命也绝不后悔。

 

  他又说: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死于正直,那是分所应当,也是圣贤所赞。

 

  为家国兴盛,为生民百姓,为清正品格,为光荣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屈原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坚定理念和深情厚谊。

 

  因为屈原的座右铭就是: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早餐饮用木兰滴落的露水,晚餐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这句诗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喻示君子修身洁行、不同流合污。

 

  在端午节,回望屈原之诗、回顾爱国之心,就是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句诗一般,保持高洁的志向理想,守护心中的炽热情怀。

 

  最后,我们用沈从文先生代表作《边城》中,一段关于端午节的描写,来为本期“网络书香”收尾: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

 

  五月端阳,渡船头祖父找人作了代替,便带了黄狗同翠翠进城,过大河边去看划船。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滑着,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豆绿,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皆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

 

  《边城》里的端午节,叙述着主人公翠翠情窦初开的时节;

 

  《边城》里的端午节,记录了边界小镇安居乐业的淳朴生活。

 

  爱国之情,就是爱着每一个民族、每一块土地,纵使边陲小镇也富足安康。

 

  本期“网络书香”,祝大家端午节快乐,愿屈原那样的爱国情怀不改,愿翠翠那般的纯净心灵常在。(编辑/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