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民长吉北线捡只鸟 回家一问竟是鵟(图)
2月下旬,长春市民张先生在长吉北线零公里处捡到了一只大鸟,当时它正流着血躺在路边,让人感觉很可怜。于是张先生上前查看了它的伤情,然后轻轻地用一个面袋子把它套住,把它抱回了家。
回家后,张先生一直细心照顾着这只大鸟,可是,后来有人看到后告诉他,这个大家伙是一种鹰,生性凶猛……
抱回去 给它养伤
3月9日,回忆起捡到大家伙的情景,24岁的小张说,那天下午他是出门去买烟的,结果在路上就看到了这只大鸟。之所以注意到它,是因为它当时带着伤躺在一片白雪上,白雪被它受伤的翅膀染红了,特别刺眼。
“刚看见它的时候,其实有点害怕,因为它躺着看起来很大,身体约有50厘米长,还在不停地挣扎。它受了伤那只翅膀已经露出了骨头,看着很可怜。”但是小张在原地待了将近20分钟后,看到大鸟没能站起来,所以他鼓足勇气上前查看,才发现这只灰褐色的大鸟受伤的翅膀整个折断了。
看大鸟受了重伤,小张想救它,但又怕大鸟攻击他,于是在周围找到了一个面袋子,将它套住带回了家。抱起大鸟的时候,小张发现它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只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隔着袋子,小张摸了摸大鸟的爪子,发现它的爪子是冰凉的,在袋子里一直发抖。
不伤人 喜欢吃猪肉
将大鸟抱回家后,小张将大鸟放在了阳台,开始上网搜索如何喂养它。小张看它长得像鹰,就在网上找鹰的喂养方法,网上说鹰都是吃肉的,小张就出门给它买了些牛肉和猪肉。
“刚开始我给它喂食喂水,它都不张嘴,想检查它的伤势,它也不让,我就只能将肉放在它的食盆里,然后走开,在远处看着它。”小张说,在他将大鸟抱回家的第三天,它才开始吃食。
经过投喂,小张发现相比牛肉,这只大鸟更喜欢猪肉,于是他就每天早上出去买新鲜的猪肉,然后切成条喂给小鸟。每次吃完猪肉后,大鸟都表现的挺开心,还能勉强走几步。
又过了两天,小张鼓起勇气在给大鸟喂食的时候走近了它,让小张觉得意外的是,大鸟并没躲避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每次喂食时,小张都想办法接近大鸟,以此来观察大鸟的伤势。在发现大鸟的伤口有点发炎后,小张就在大鸟吃的肉里放些消炎药。
爱撒娇 喜欢被人摸头
照顾了大鸟一周后,小张和大鸟的关系进了一层,大鸟不再站得远远地看小张,小张也不用再偷偷观察大鸟,于是在一次喂食的时候,这样的一幕发生了。
“那天下午我正常去给它送肉,在我将肉条放到它食盆的时候,它居然靠近了我,我顺势摸了摸它的头,它居然就学会了用头蹭我的手。”小张说,发现大鸟有了这样可爱的举动,小张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于是从那之后,只要他在家,就会陪着大鸟,大鸟看到他,就会跑过来,然后跟他撒娇要肉,他给大鸟肉吃后,大鸟就喜欢小张摸它的头。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继续下去,但是慢慢地小张发现,大鸟用眼睛看窗外的时间多了起来。“我想它是想回家,想在天空上飞翔了。”小张说,一次一个朋友看到大鸟后告诉他,他收养的这只大鸟不是普通的鹰,应该是鵟,一种国家保护动物。
知道这个消息后,小张觉得让大鸟一直和他在一起不是那么回事了,于是他联系了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简称繁育中心),一天后中心工作人员来将大鸟接走了。
大鸟看到繁育中心来的人很紧张,当工作人员将大鸟放到笼子里后,大鸟发出了尖利地叫声,听着大鸟的叫声,小张的心一阵阵发酸。
他隔着笼子安慰着大鸟,说一有时间就会去看它。“本来听朋友说,大鸟是种猛禽,但是和大鸟的相处中,我觉得大鸟是挺亲人的动物,我喂了它一段时间后,它还会和我撒娇呢。”小张一边说着大鸟的事,一边回忆着和大鸟相处的过程。
毛脚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随后,记者采访了繁育中心王处长,王处长表示,小张路边捡到的大鸟就是鵟,属于鹰科动物,很宽的翅膀和散开的圆形尾易与其他猛禽区分,鵟在飞行时会缓慢有力地拍打着翅膀,优美地翱翔。鵟大多数种类上体暗褐,下体白色或斑褐色,尾和翅下羽毛通常有横斑。然而甚至一个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亦有着很大的颜色变化。捕食昆虫和小哺乳动物,偶尔袭击鸟类。
“小张捡到的鵟是毛脚鵟 ,属于东北留鸟,四季都在东北活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市民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增强了很多,去年我们中心收到市民送回的保护鸟类就有百余只。”王处长说,小张捡到的鵟很可能是撞在树上受的伤,而非车祸。
鵟(学名:Buteo)是鹰科鵟属28种猛禽的通称。代表性物种普通鵟,体色变化比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大多单独活动,有时也能见到2只—4只在天空盘旋。性情机警,视觉敏锐,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左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