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村的笑声
6月29日6时,从长春出发,坐高铁、转客车,抵达汪清县复兴镇糖厂村时,已是中午12时50分。
正值盛夏,中午的骄阳烤得庄稼无精打采。而在村口不远处的金业果园里,小苹果、李子等各类果树却生机勃勃,工人正在认真地为果树施肥、除虫、浇水。
张德伟看到记者,热情地打着招呼。正要回家吃午饭的他,得知记者也要前往糖厂村,便主动带路。
进了家门,张大哥放下工具,麻利地打水、刷锅,边准备午饭边和记者聊了起来。张德伟今年54岁,是村里的贫困户,媳妇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也只能靠种地赚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我有手有脚有力气,心里一直憋着劲想把日子过好,可是这里地处高寒山区,早晚温差大,同样付出劳动,种的庄稼收成却不好。”张大哥的眼里满是不甘。
转机发生在2016年,省人社厅包保糖厂村后,驻村工作队也在第一时间,深入调查摸底,通过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基本摸清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当地地域特点,先后引进了木耳菌包生产和“金业果园”两个产业项目。
在了解了张德伟的想法后,驻村工作队将他和村里几名有工作愿望的村民安排在果园工作,每个月工资1300元。“现在,每个月工资都准时打到卡里,照顾媳妇、种地、工作三不耽误,我相信依靠我的双手一定能够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张大哥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糖厂村距离镇中心5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21公顷,村民们年龄偏大,思想保守,时间长了,村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村。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9户、143人,其中因病67户、111人。
“这里交通不便、就医条件比较落后,村民大都‘小病扛,大病拖’,实在不行才去医院,本来不是大毛病,却也拖成了大病。”驻村第一书记张照成说,厅里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省专家服务中心组织吉大医院等单位9名省内知名专家到村开展实地医疗咨询和义诊活动,定期为100多名贫困村民做免费检查和治疗,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从张大哥家出来,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但静谧的小村却开始热闹起来。原来今天是省城的“亲戚”——省人社厅的干部们“串门”的日子。村民们争相拉着“亲戚”唠起家常。
94岁的吴陈氏精神矍铄,虽然话语不多,但眼里全是笑意,非拉着她的包保“亲戚”往家里走。
干净整洁的院落,地里的小菜长得葱葱茏茏,院子一角整齐地码放着柴火。屋里几件简单的家具擦拭得干干净净。墙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贫困户精准扶贫信息卡”“包保工作信息卡”一目了然。
“奶奶,您身体还好吧,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您就吱声。”包保干部郭毅大声地和老人聊着。
“没困难、没困难,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比喝了蜜还甜呢!”提起这些“亲戚”,吴陈氏的儿媳妇,64岁的李雨花边竖起大拇指边替婆婆回答。
李雨花老人笑呵呵地给记者算了笔账:村里给婆婆、她和老伴办了低保,去年木耳菌包厂盈利给每人分红600元,今年光伏发电还能让他们多一份收入,2018年果园产果还可以有分红,这都让她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