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基本盘”开创新局面

21.03.2017  11:03

  曹宇光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确定,发展蓝图已绘就,如何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是关键。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我们怎么干?”专栏,邀请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就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畅谈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行动。

  以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以市场思维激发活力,我省人社系统在2016年提出了确保就业稳定、确保社保托底、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的“两个确保、一个提升”的全省人社工作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努力抓落实、重在见实效,筑牢基础、稳中求进,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两个确保、一个提升”是雪中送炭的最基本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是人社部门围绕大局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和重点任务。实践证明,这一工作主线找得准、立得住,在今后一个时期新常态形势下,这一工作主线还将继续坚持。

  2017年,人社部门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五”发展战略、“三区”发展布局、“三大攻坚”任务,抓住“两个确保、一个提升”工作主线,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履职尽责,在科学部署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做文章,在务求实效上动脑筋,努力构建重点工作部署体系和调度督查体系,在工作方法创新上加强谋划和思考,在改革攻坚上加强探索与实践,在政策支撑上加强调查和研究,全力推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创新发展。

   ——着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坚持发展就业和自主创业“两手抓”,坚持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确保全省就业局势稳定。2017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人。重点实施“5+5”行动计划,即五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五项创业就业服务计划。一是建设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重点是明确各级平台任务职责和服务项目,通过“互联网+就业”的运用,实现五级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城乡平等化。二是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计划。重点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帮扶援助,鼓励大学生在本省就业、在基层就业,确保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到80%以上。三是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服务计划。重点是通过“项目+资金”的方式带动返乡创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四是实施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服务计划。重点是提高劳动力附加值,助力脱贫攻坚。五是实施企业菜单式委培服务计划。重点是整合培训资源和培训项目,提供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六是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服务计划。重点是体现政府兜底责任,确保就业和社会稳定。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10万人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80万人以上。一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健全统筹层次制度体系,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探索省级调剂金制度;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进程。二是创新社会保险政策措施。夯实养老金保发放政策基础,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基数专项稽核,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稽核全覆盖,开展欠费清收专项行动;落实社会保险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警示制度和约谈制度。创新医疗保险管理政策措施,提升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服务功能,全面实现异地安置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健全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体系,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全面实施总额控制;总结梅河口经验,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三是提升经办管理和基金监管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使经办管理更便民、更高效、更科学、更精细;以审计、稽核常态化为利剑,依法加强基金监管,确保运行安全。

   ——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政策放活,加强刚性激励,尊重市场规律,体现用人单位自主权。一是完善高层次人才政策。继续出台“激励”文件,使高层次人才留得住、有事干、扎下根,有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创新制定激发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潜能的意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做实做大高层次人才双创“基金池”,扶持一批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二是加强人才扶持培养,按照“项目+人才”思路,打造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载体平台,推进落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工作。三是全面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按照控量、提质、放活原则,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体系,制定力度更大的论文著作等减免政策,探索开展职称评聘制度等各项改革。四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能人才与党政人才、科技人才一视同仁,落实并持续完善激发技能人才活力的实打实的政策措施。继续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师徒工作间,加强特色技师学院建设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三年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完成40万人培训任务。五是做好外国专家服务管理。深入实施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依托项目平台,继续引进“高精尖缺”国外人才,实现引进专家与出国培训融合互促,打造与外国专家互带互引格局。持续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引智示范单位建设,推广一批成熟的引智项目成果。充分利用“中俄科技园”等现有资源,加大对俄引智力度。

   ——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落实、用足国家规定的各项待遇政策,并防范考试风险。一是创新公务员管理工作。突出落实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政策,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二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更加具有多样性、实效性的招聘政策,破解公开招聘形式不活、方法单一、时间固化等问题。深化放活事业单位人才交流政策,激发事业单位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抓好国家级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三是妥善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巩固2016年创新成果,形成制度化创新机制,继续探索多元化安置渠道,确保军转干部人岗相适;大力扶持军转干部自主创业,切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

   ——着力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认真履行人社部门在工资收入分配中的职能作用,按照国家安排,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着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落实煤炭钢铁等行业企业去产能职工安置政策,指导企业“一企一策”,确保去产能过程中劳动关系平稳有序。二是加强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市县农民工待遇保障工作警示制度、侵权企业“黑名单”制度,曝光一批典型重大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涉嫌犯罪案件查处移送办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继续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95%。四是加强仲裁信访工作。有条件的市县全部成立实体化仲裁院,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结案率达到90%;提升属地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排查化解全覆盖,全力以赴保稳定。

   ——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 按照“三抓”大会要求,加强软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实现进入行政审批大厅的项目全部网上审批。落实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建立暗访督查制度,实现警示常态化,形成震慑。

  (作者系吉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