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47个小区摘掉“破帽子”

30.12.2014  14:12
  

摄影 张扬  小区改造后整洁明亮。

本报记者 于慧

2014年是老旧散小区改造的第5个年头,与前几年相比,如今的改造更加立体化,通过楼宇表面、地下管网、小区环境等方面整治,2014年又有47个小区摘掉了过去“脏乱差”的帽子。29日,记者在绿园区车城小区看到不同往日的新面貌。

有了健身场 居民身体更有劲儿

29日上午,记者跟随长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来到绿园区车城小区,走进小区的健身器材广场,篮球场、休息区以及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一位居民正在跑步机上运动,看着眼前的新变化,在这里生活了13年的居民王孝俭高兴地说:“天气暖和的时候,邻居们都愿意在这里溜达、聊天。”王孝俭告诉记者,2001年,小区建成之初,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周边环境都还不错。但由于后期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小区变得脏乱差。特别是眼前这个健身广场,没改造的时候是一片草坪,由于没有人维护和爱护,草坪变成光秃秃的土地,晴天时,车辆从这里经过就是一阵灰,雨天就成了泥地。“那时候灰大的连窗户都不敢开。”王孝俭说。

就在居民闹心生活环境变差的时候,2014年6月,长春市绿园区政府对小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通过增添健身器材、铺设草坪和添置休闲椅,让这里的小区环境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自从小区的环境变美了,辖区居民也自发行动起来,自觉维护起小区环境。“2015年,我们将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倡导文明生活,让小区居民每个人都能自行管理起来,发动群众,建立巡逻队,共同来爱护这个家园,倡导我们的文明生活,把大家的幸福指数提高。”绿园区同心街道车城社区书记阚云燕说。

下水通了居民心也敞亮了

与车城小区相比,长春市宽城区华欣小区遇到的问题就更为麻烦一些,除了小区环境不达标外,由于下水管道老化,居民生活不便。当日,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听到居民说得最多的就是“住在一楼太闹心,经常要花钱通下水。”这不,为了在根本上解决小区居民遇到的问题,2014年,宽城区建设部门对小区的地下管网进行了重新的铺设,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的这个老大难问题。“以前这里环境不好,邻居都把楼卖了,如今看着这里的环境好,他们都后悔了。”64岁的高光荣阿姨笑着说。

据长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王晶介绍,2014年是老旧散小区改造的第5个年头,与前几年相比,如今的改造更加立体化,主要进行“八有标准”的改造,即有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活动场地、垃圾收集点、停车泊位等这些基础设施的一些完善。从2014年年初计划的30个改造小区增加到如今的47个,总的改造投资1.2亿元,惠及了13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