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监局局长孙秀文做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回答网民提问
05.07.2016 12:32
本文来源: 质量技术监督局
6月15日,省质监局局长孙秀文携该局标准化处副处长王心宇做客省政府门户网站访谈直播间,在线与网民互动,回答网民提问,与广大网民交流吉林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就《吉林省标准化体系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制定、实施等情况进行深度解读。 在谈到《规划》的起草背景和依据时,孙秀文介绍到,标准是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质量的准绳。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标准化文件,建立了“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中,《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标准化专项规划。对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省政府要求,省质监局组织起草制定《吉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和提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王心宇向网民介绍了制定《规划》重要意义时说,我省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国家商品粮基地,标准化工作起步早、发展好,东北亚标准研究中心也坐落在吉林省。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0-2015年)》,以此为指导,我们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吉林省特色产业标准体系。截止到2015年末,基本建立了49个重点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地方标准1796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30项,由我省主导起草的《人参种子种苗》等2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0个,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71户,15项标准成果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由于实施标准化,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收益。梅河口通过国家级绿色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梅河大米”品牌畅销国内三十多个大中城市的同时销往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通过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在汽车行业销售情况无明显回暖的形势下仍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制定符合吉林实际的《规划》,总结“十二五”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实施的经验,聚焦标准化的突出问题,统筹全省标准化工作,十分迫切和必要,也必将为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实现“吉林标准—吉林质量—吉林品牌”的全面提升和吉林“五大发展”起到重要的战略推动作用。 有网民问,在《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后,我省迅速出台《规划》,在《规划》的起草过程中,质监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时,孙秀文回答说,2015年是《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0-2015年)》的收官之年,省质监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于2015年1月就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团队,启动了“十三五”全省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2015年12月底,《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颁布,按照省领导重要批示要求,省质监局对照国家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之后又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法律咨询、集体讨论和反馈意见处理等程序。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给《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确保了《规划》总体要求科学、适用、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及分工清晰,保障措施有力,符合吉林省实际。 王心宇谈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时,介绍道,《规划》制定了“十三五”期间全省标准化建设发展目标。这一目标,是基于发展现状和可行性的考量,总目标从标准化的作用和水平两个方面确定为“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吉林特色、国内先进的标准化体系”。从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实施成效、支撑服务能力建设等3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设定了发展分目标。比如,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基本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含联盟标准)分别完成20项、30项、100项以上,制修订地方标准500项,力争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覆盖面实现100%,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等7个定量目标。在标准实施成效方面,提出了建设新的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0个,工业和企业标准化试点60个,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试点55个等3个定量目标。在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新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5个,新增省级标准化技术机构20个,建设标准创新基地20个、培育标准验证检验检测机构10个、建立完善专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30个,培养标准化专兼职人员3000名,引进标准化高端人才100名以上等7个定量目标。 孙秀文向网民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他说,《规划》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突出指导性、预测性、宏观性,共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大部分,涵盖47个方面主要工作。具体可以用“突出一条主线、坚持四项原则、聚焦四大领域、部署五大任务、建立三个保障”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一条主线”即,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内先进的吉林标准化体系;“四个原则”即,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国际接轨;“四大领域”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及建筑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五大任务”即,优化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实施和监督、实施“标准化+”行动、提升吉林标准竞争力、加强能力建设;“三个保障措施”即,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和营造氛围。《规划》明确加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及建筑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这四大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是为了很好服务《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另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等文件也要求我们要以这四大领域为重点,从完善吉林标准体系和标准研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落实和保障措施。 网民提问《规划》在哪些方面更好体现了标准化改革与创新时,孙秀文解释说,《规划》充分体现了标准化改革与创新。全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具体落实到《规划》中,我们提出通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发展新模式。其中,两个方面是重点,一方面保障省政府主导的公益类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基本供给;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市场主导的团体标准、联盟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创新,提升吉林标准竞争力,构建吉林特色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比如,从2016年开始,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和监督”机制,企业产品标准由过去的“备案制”改为“自我声明”,由过去花费至少7个工作日时间缩短到现在的十几分钟,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效率。《规划》还提出了“标准化+”,这是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理念,就是把标准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制度和重要方法,“化”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引领新发展,催生新效益,达到“1+1>2”的效果。今后几年,我们省将重点实施“标准化+现代农业”“标准化+制造业”“标准化+服务业”三大行动,不断加大标准化服务融入力度,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我们还将重点提高吉林标准国际化水平,围绕我省产品、服务“走出去”需求,发挥东北亚标准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俄日韩等标准比对分析研究,开展对主要贸易国和地区WTO/TBT通报评议等工作。 网民问,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吉林省农业发展举足轻重,《规划》中提出“标准化+现代农业”都有哪些方面举措时,王心宇介绍说,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视察时提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殷切期望。农业标准化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规划》全面部署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力实施“标准化+现代农业”行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吉林特色农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系统配套供给能力。比如,完善优化水稻、玉米、大豆、人参、肉牛、林蛙、食用菌等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投入品安全及检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现代农业发展环节起草制定一批关键技术标准。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构建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全覆盖的区域综合标准化推广体系。比如,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等工作,促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网友问,如何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时,孙秀文回答,《规划》是“十三五”吉林省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领域多,范围广,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标准化统筹推进机制。省政府层面,省实施质量强省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推进《规划》的实施。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另外,要加强对标准化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的普及性宣传,深入开展标准化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及时发布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等密切相关的标准信息,营造人人关注标准、重视标准、使用标准的良好社会氛围。 有网友问,为促进我省标准与国际接轨,《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到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具体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时,孙秀文回答,国家为了促进标准国际化,近年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及标准“走出去”等标准化大战略,这体现了国家对标准国际化的重视。我省为了贯彻标准国际化相关工作思路,在《规划》中将“请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基本原则。关于“请进来”,我们以提升“吉林标准”整体水平为目的,一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加强国内外先进标准研究,加快国内外先进标准的转化,提升我省企业和产业先进技术标准应用能力;二是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以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领域为重点,争取承担更多国内外标准化技术机构领导职务和秘书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研制,提升重点产业发展标准话语权;三是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带动提升我省相关领域标准化水平。关于推动“吉林标准”走出去,一是要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国制造2025”、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战略,结合中韩自贸区建设、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日韩标准化合作、中德标准化合作等平台,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各类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交流与合作;二是要围绕中日韩自贸区、东北亚国际合作等工作,加强我省与重点国家大宗商品标准比对分析研究;三是要围绕轨道客车、自主品牌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农产品、长白山特产等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走出去,加大标准互认力度;四是要推动“吉林标准”走出去,带动我省企业、产品赢得竞争新优势。围绕我省产品、服务“走出去”需求,对主要贸易国和地区开展WTO/TBT通报评议工作,增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 在我省要如何实施“标准化+”行动时,王心宇回答,我省为了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规划》中也提到了要实施贯彻“标准化+”行动,主要是大力开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加速标准的实施推广,扩大标准应用的覆盖面。一是要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农村建设的各类标准化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二是要建设工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围绕我省装备制造、汽车、化工、冶金等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标准提升工程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围绕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换热器设备、纺织袜业、轨道交通、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化工、精细化工、专用车、高精铝加工、葡萄酒、矿泉水、能源装备等产业,开展产业集群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围绕轨道交通和换热器设备产业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三是要建设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围绕旅游、物流、家政、商贸、会展、动漫、出版传媒等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四是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建设。推动具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机构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五是要加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建设。引导企业合理设置标准化工作机构,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创建活动。 有网友问,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吉林省将如何出台措施进一步搞活开放企业标准时,孙秀文回答道,鼓励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企业应严格执行标准,把标准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益,创建知名品牌。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实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开,鼓励企业将执行的服务标准向社会公开。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鼓励公众和社会各界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加强国内外先进标准研究,加快国内外先进标准的转化,提升我省企业和产业先进技术标准应用能力。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以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领域为重点,争取承担更多国内外标准化技术机构领导职务和秘书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研制,提升重点产业发展标准话语权。 有网友这样说,很多企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很关心“规划”内容,请谈谈我省颁布的“规划”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有哪些标准体系方面的亮点和目标要求时,孙秀文介绍,我们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着重推进动车组等“中国制造”标准的国际化。落实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加快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构建轨道交通、卫星制造和应用、专用成套生产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完善材料试验机、链传动、换热器、军民共用等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航空、光电、环保、试验及检测、医疗仪器、农业机械、换热、电气、矿山机械及冶金、石化、工程机械、风电、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制药等设备技术标准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模具、铸件、锻件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有网友这样说:通过解读“十三五”规划,我们发现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国际国内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所在,请谈谈我省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中对标准体系有哪些具体规划?王心宇回答,进入“十三五”,我们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标准体系,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转型。完善物流标准体系。重点研制物流模数、物流信息、绿色物流、物流装备、电子商务物流相关标准。构建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研究推动条形码等物流技术以及托盘、集装箱等物流装卸设施设备的技术标准研制,加快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等标准研制。建立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及数字内容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规范、服务合同、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及服务质量测评等主要内容的标准研发;重点研制银行、保险领域的服务规范。开展新型金融产品、证券业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治理,以及保险业消费者保护、健康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基础标准和服务标准制定工作;完善旅游产业标准体系。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信息、安全与预警、服务质量等基础性标准制修订。重点研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工业旅游、旅游与体育结合、水上旅游、冬季旅游、汽车休闲旅游、国际旅游、边境旅游、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等领域标准;建立电子商务标准体系。重点开展电子认证、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物流配送、跨境贸易、交易纠纷处理等关键标准研究。制修订汽车物流、售后、租赁、保险、金融、停车服务等标准。研制会展等商务服务标准;建立成品住宅产业和房地产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开展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养老机构设施设备配置规范、服务基本规范、医疗服务质量规范等标准。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本要求、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规范、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等标准。
本文来源: 质量技术监督局
05.07.2016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