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政部门多项举措做好应急救灾工作24小时值班

28.06.2015  10:51

  长春晚报记者 张席贵

  昨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为切实做好汛期救灾工作,吉林省民政厅坚持救灾与减灾并重、应急与常态并举,不断加强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如灾害发生,将确保救灾应急物资在12小时内运抵灾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伤病得到及时医治。

  我省对国家气候中心及省气象部门对今年汛期灾情的总体形势预判分析,对各地救灾应急预案修订、救灾应急物资储备、调运、救灾应急资金列支和灾情信息管理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为确保发生灾害后,救灾应急物资在12小时内运抵灾区,指导督促15个省级救灾物资代储库和各市(州)、县(市、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修订完善了救灾应急物资紧急调运工作机制。各地建立了本地运输企业及劳务公司企业名录,签了救灾物资紧急装卸、运输协议。随时做好救灾物资紧急调运准备,确保一旦灾害发生,救灾物资能够迅速运抵灾区。

  从6月1日起,全省民政部门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同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全部开通海式卫星电话,确保应急通信畅通,随时做好各类突发灾害应急应对工作。

  目前,全省618个乡镇、228个(街道)全部开通了网络报灾,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报灾网络全覆盖。截至6月20日,全省已有25个县(市、区)95个乡镇(街道)通过国家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报灾106条。

  截至6月20日,省民政厅已联合省气象局共同发布暴雨、洪涝、山洪、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13条,为基层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灾救灾准备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省减灾委办公室向参会的6位水利、地质、气象、建筑、测绘、灾害学等方面的专家提前发出邀请,汛期将视情况请专家同省民政厅查灾组一同深入灾区核查灾情,评估定损,以增强查灾定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据吉林省气象部门预报,近期吉林省白城、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吉林、通化等地区持续高温,吉林省气象局已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最高温度可达34℃)。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严阵以待,如遇有灾害,各级民政干部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及时发放救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