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关东抗战的历史长歌——读长篇小说《风雪关东》

07.09.2015  16:02

  我市作家胡兆龙抗战题材长篇小说《风雪关东》,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被列为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作品。作品以抗日时期关东大地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东北民众自发的和在党的领导下的浴血抗战,演绎了一段段悱恻揪心的情感故事。作者从本土作家的角度,站在历史的高度,把关注、审视、表现关东民族的兴衰、民众的苦痛作为重点,将历史与现实,生命与死亡,情欲与爱情,邪恶与善良有机地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时代感。作者以充满艺术灵性的笔,谱写了一曲苍凉悲壮的关东民间抗战的历史长歌。

 

   宏大主题的本土化、细节叙述的生活化

 

  作者抓住关东的民俗、关东的冰雪、关东的静谧与洪荒,创造和表现了关东之美,自然酣畅地写出关东生活习俗的本真。以宏大的抗战主题作为背景,从民间生活和关东习俗的角度切入,制造悬念,钩沉索引,洞幽烛微,引人入胜,达到创作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完美融合。书中一百多个人物都是平凡的民间小人物,他们的生活场景、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或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往昔,却都是我们不陌生的,读来甚感亲切真实。作者这样描写当年情景:“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几年后的东北某大城市,纪年已改成‘康德’年号。城边子上,一处屋檐下嵌着‘圈楼’匾额的‘洋场’里,上下两层,雕廊回绕。粉壁上涂有‘休谈国事’的酒家、茶座、烟馆以至山珍海味、杂货床铺毗连;堂倌伙计叫卖声喧,更有艺人杂耍嬉戏相伴,好不热闹。顾客鱼贯而入,目不暇接……”“那一边,散落的场地上,众人围成一个个圈儿,有说评书唱大鼓、坠子的,有说数来宝的,有‘拉洋片’的;场心里,还有翻筋斗、叠罗汉,打把式卖艺的……”“几棵粗壮的枝叶飘飘洒洒的大柳树后,隐约现出那院里院外布满的柴草垛和苞米楼子的农家。晚炊袅袅。眼前是前屯后屯‘咯咯’、‘呷呷’的鸡、鸭、鹅上架回窝,和‘咴咴’、‘哞哞’的进棚入栏的骡、马、驴、牛、羊的一片喧闹。又有此伏彼起的几声长长的尖厉的犬吠,为渐入黄昏的沉寂山乡平添几许盎然的生气……”这种风情描写,丰富了作品内在的地域魅力与叙事张力,使作品既有坚实的本土根基,又营造了阔大的想象空间。尽管不在正面武装斗争上过多着墨,但关东大地上敦厚纯朴的平民,面对无法逃避的侵略和日寇,都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着不屈的反抗,平民的反抗被置于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坐标系中,表现了真实的人性善恶美丑,真实的命运波谲云诡,一步步一层层地揭示了自发反抗最终走向民族大义的深刻主题。

 

   故事的原生态、语言的民间化

 

  作者选取东北老百姓熟悉的传播较广的民间小人物反抗侵略者的传奇故事,运用时空交替呈现的叙事手法,突出历史事件的原生态,加强了情节生活化审美,让读者感到,这就是关东民间的抗战。作品写到了抗联的斗争、民众的苦难、日伪的残酷、恶霸的欺压、万人坑和细菌试验,这都是关东大地历史上的真实,一幅关东抗战画图跃然纸上。同时,作者把丰富的本土化语言作为视觉表意符号,将血与火的历史转变成鲜活的文字,还原了日伪时期关东地域民间生活,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感、现场感和深厚的东北文化底蕴,也精湛地宣泄了地域语言的生动魅力。

 

  作品的叙述语言和人物的对话,都是产生于关东本土的民间口语、俚语,插科打诨、戏谑、调侃,是那么真实亲切,热乎乎地接地气。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众多人物的宽容、无私、勇敢和卑琐、愚昧、懦弱的众生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还大量运用了“犄角旮旯”“黑灯瞎火”“鸡子儿”“槽子榚”“匣子枪”“脑瓜壳”“挪挪窝”等,用本土语言讲述本土故事,使得细节更显真实,人物更具有乡土情结。

 

  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以往的关东和关东人,却明显的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关东和关东人。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关东人就这样生生不息地与俚俗关东、大气关东共融了千百年,成就着关东独有的原生态生活美和语言美。也正是这些关东生活的元素,更加丰富了作品的本土特色。(宋曙春)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