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的信念:快一些!再多抢救一名伤员!

17.08.2015  01:37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投入抢救伤员的工作,当时在家休息的医护人员也在深夜快速地返回工作岗位,确保了救治工作高效有序地展开。         急诊科主任王晓杰接受记者采访  

  泰达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晓杰家住天保金海岸,紧邻“8.12”爆炸事故地点。8月12日晚11:30,王晓杰刚入睡便被爆炸巨响震醒,家里窗户掉了,家中被巨大的冲击波震得一片狼藉。顾不上这些,职业的嗅觉让她意识到爆炸的危害性,在1分钟内迅速与院领导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启动了医院的群体性伤害一级应急预案。随后,王晓杰立即赶到了医院,指挥急诊科人员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此时,总值班已通知了所有科室主任、护士长回院开展抢救工作。近400名医护人员迅速到位,远在50公里之外居住市区的人员也连夜返回,在医院附近居住的一些医护人员也自觉地赶到医院,保证了救治工作在第一时间全面开展。

 

  当晚,急诊现场一直保持紧张有序的接诊治疗。对所有伤员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各科室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成立了5个救治小组,由专家进行鉴诊、分诊,群策群力,全力对伤员展开救治。伤员不断被送来,急诊区域内到处是医护人员奔跑的身影,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快一些!再多抢救一名伤员!伤员送进抢救室后,王晓杰和同事们迅速处理伤情,维持伤员生命体征,有明确手术指征的伤员被紧急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有的伤员被收住到病房后做后期治疗和处理;一些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伤员,安排做相应的检查;轻微软组织擦挫伤的患者,先用纱布按压止血,再安抚家属等候……一切都井然有序而紧张地进行着。

 

  “清创、包扎、为伤员检查、转移伤员……大家一直处于时而快走时而奔跑的状态,从第一位伤员被送到医院到第二天下午,伤员逐渐减少,大家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王晓杰回忆说,“直到14日凌晨1点才有机会似睡非睡地迷糊一会,48小时里我们只睡了5个小时,忙的时候并不觉得困,反而感觉有一股劲在支撑着大家。”当得知14日早上7点多送来的一位伤者就是失联的消防官兵时,王晓杰说,自己当时的感觉就是我们最可敬的消防战士能生存下来,真好!“跟他们比起来,我们医护人员只是累一点,而他们却是在用生命捍卫我们的家园。

 

  胸泌外科的护士长杜幻家住海港城,距离爆炸现场只有500米。已经入睡的她当时被巨大的爆炸声和震动惊醒。“脑子一片空白,只觉得天特别红,楼在晃,我家在顶层18楼,窗户和门瞬间都没有了,紧接着又震了第二次,当时我已经趴在地上了。”杜幻说,“我穿着睡衣,赶快和爱人抱着1岁多的孩子跑下楼。”下楼后她才发现,小区居民都已跑到了楼下,不少人身上有伤。在一位居民的提醒下,杜幻才发现丈夫受伤了。“当时小区很乱,我就想,无论如何,我得马上赶到医院去。

 

  杜幻幸运地拦到一辆出租车,赶往医院。上车后,她发现丈夫的腿一直血流不止,便赶紧用衣服绑住他的伤口止血,就这样坚持到了医院。到医院后,她马上去办公室换掉睡衣,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也受伤了。“相比其他伤员,这点儿伤算不了什么,我简单处理一下就上岗救治伤员了。”忙起来时,杜幻根本顾不上丈夫和孩子,后来她才知道,丈夫腿上有四处伤口,都很深,缝了20多针,孩子的脚也受了伤,缝了3针。虽然被妻子忽略,杜幻的丈夫却很替妻子自豪:“这是她的工作,她这样做,我能理解,她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去救更多的人。

 

  同样的经历几乎发生在每一位白衣天使的身上。很多医护人员默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脚踝受伤包扎后一直坚持在岗,肚子疼打止疼针一直坚持在岗,准妈妈们也一直坚持在岗,下班顾不上回家一直坚持在岗……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紧张而有序地各司其职,精心救治每一位伤员。灾难面前,白衣天使不负重托,为生命保驾,为爱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