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保护性耕技术不断完善 瀚海“不耕”再谱新篇
从2006年白城市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这种耕作方式逐渐得到农民认可,呈现出遍地开花、整体推进之势。至2014年,全市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由2006年的几十亩已发展到142万亩,约占全市玉米耕种总面积726万亩的五分之一。随着技术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正助力白城变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新城。
“去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俺是认准了这保护性耕作,要永远用下去!”吴玉才爽快地说出了心里话。64岁的吴玉才是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的村民,他17岁开始种地,可谓是干庄稼活的行家里手。吴玉才告诉记者,自2010年他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耕种至今,土地收益连年拔高。2012年,他创办了“白城市永远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的会员有80余人……2013年,得益于国家级保护性耕作工程项目的开展,吴玉才得到了洮北区农机局免费提供的6台大型免耕播种机。2014年春播,吴玉才除去租金和人工费,仅靠为本村和邻村免耕播种就收入近50000元。说到收入,吴玉才笑着说:“这保护性耕作不仅让土地增产,还让我创收,这样的好事儿我能不认可吗?”
回想2009年冬,市农机推广站初次来到永平村推广“保护性耕作”,全村人多数不太接受,因为割秸秆刨茬子、翻地打垄、三铲三趟,这是先人传下的种地规矩。“保护性耕作”技术讲究的是“免耕”。“不割秸秆、不刨茬子,不翻地、不打垄,不铲地、不趟地,按宽窄行播种……”这让人听起来真有点悬。吴玉才将相关材料仔细研究了两个来月后,决定按这法子耕种。2010春季,他家的玉米出苗率和苗的强壮度都要好于传统耕作方式,这无疑给他吃了定心丸。伏天旱情袭来,吴玉才的地只浇了两遍,比其他村民的地少浇了二至三遍,光这块费用吴玉才就省了一半还多,这还不算工钱。等到秋后玉米入仓,吴玉才每公顷地比以往增产1000多公斤。
尝到了甜头的吴玉才开始租种土地,2013年,吴玉才所种的13公顷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他的耕地由于连续几年采用保护性耕作,地块秸秆量大,秆变肥料,地也有“劲”了。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准备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带动更多农民“免耕”。
白城牧场位于洮北区平台镇的“北大岗”,由于地势高,植被条件差,几乎每年都有大面积毁种及绝收现象发生。据白城牧场的周游军介绍,他家的地块地势较高,前年自7月初开始,有56天没有降雨,多亏自己采用的是保护性耕作,去年一公顷地平均产量在6000公斤。“要不是这‘免耕法’,我这地就得绝收。现在我们牧场已有一万多亩地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周游军说。
除了增产增收、省时省力等好处外,保护性耕作对于白城的生态建设意义更为深远。
“这保护性耕种真是太好了,俺把种的11垧地玉米棒拉回家,秸秆留在地里不用烧,既免受了那烧秸秆时烟熏火燎的苦,更主要的是保住了这一片蓝天!”白城牧场职工李林生兴奋地说。
烧荒是农村很常见的现象。在秋收后或春播前,农民将留在地里的秸秆点燃,一时狼烟四起、火光冲天,严重污染了环境,也给公路交通等带来了安全隐患。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割秸秆、不刨茬子,使原本付之一炬的秸秆变成了优质肥料,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民烧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翻耕、耙耪、整地,免去了对土壤过度扰动,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风蚀、水蚀,减轻荒漠化和沙尘暴。
周游军说:“北大岗风沙大,每到春天,大风不但把地刮干了,还常常把种子和幼苗刮出来,老百姓称之为‘风剥地’。自打实行了保护性耕作,北大岗再也没发生过‘风剥地’的危害。”
从最初的几十亩试验田,发展到如今的140多万亩耕地,保护性耕作正悄悄改变着白城农村、农业、农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