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完善人格

30.10.2016  05:35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我目睹了不少教育失败的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彼得·潘症候群”和“情绪障碍”的现象,这在“95后”和“00后”身上尤为突出。前者主要体现为无限延长早已消逝的童年时代,而后者体现为缺乏与同龄人的沟通能力,沉溺于网络世界,出现易怒,暴躁,焦虑等情绪化的现象。对此,家长和老师不禁疑惑,孩子来到世界上时是一张白纸,日复一日地被外力塑造成今天的模样,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一个天真纯洁的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巨婴”,甚至“混世魔王”?

  父母的溺爱和过度保护无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现代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觉得亏待了孩子,就尽可能地为他们扫除人生中的任何障碍,学习问题就请家教,劳动问题就请保姆,凡事尽量代劳,决不让孩子亲历亲为,一批上大学把球鞋扔进洗衣机和衣服一起洗、花钱毫无节制、毫不体谅父母的“问题少年”由此应运而生。事实上,正如一位美国专家在她的著作《膝盖破皮的馈赠》当中所表达的,当一个父亲不远千里地去学校为孩子代劳清洁工作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亏待孩子,因为孩子失去了培养责任感的机会;而当一个慈母拒绝让孩子去打零工或者进行课外劳动的时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了解社会、体验工作乐趣的机会。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有两名同样来自于富裕家庭的学生,一名长到了18岁,生活尚不能自理,在国外读着高中,但凡是大考、小考都要父母飞往国外陪同照顾,甚至每次上课时还要抱着娃娃,结果这个逃避劳动的孩子不但无法通过标准化考试,也很难融入同学圈子;另一位孩子则每逢寒暑假就被父亲送往家族的工厂中接受培训,和工人同吃同住,一旦开小差就要被主管严厉斥责,可想而知,这个孩子非常自律、勤奋、体谅他人,身上丝毫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在学校也顺理成章地承担起管理社团的任务。

  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其与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育从来就不矛盾,相反,两者相得益彰。事实也往往如此,我们常看到常春藤的天之骄子、麻省理工的数学天才,寒暑假,甚至平常上课之余,都要常常去做兼职,当餐厅服务员、割草工或是洗碗工。他们正是通过这种劳动的历练,既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又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精神,成就完善的人格特质。事实上,当父母觉得少一点劳动让孩子的生活更轻松乃至更幸福的时候,他们才是真正地亏待了孩子,因为孩子们根本没有侥幸收获到幸福,而是彻底丧失了长大的能力。

  劳动铸造幸福,因为它是通往人格独立的不二之途。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是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中国家长来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