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状元”徐文武与妻子的“血色浪漫”

18.02.2015  01:41

   

  徐文武和妻子

  

  吉林省长春市徐文武家中,床上铺满了献血证书

  

  新华网长春2月17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郭翔 李双溪)“中国好男人!中国好丈夫!中国好爷们!”“十几年147次,一年几次?”……14日,一则“长春男子为救妻献血147次 先后被30家单位辞退”帖子在网上引来热议,有称主人公徐文武“纯爷们”的点赞,也有对其献血次数的质疑。

  这几天,从朋友那里得知了网友的质疑后,从不上网的徐文武有点委屈。“这是我1998年第一次献血的献血证……这个横版的献血证现在血站都没有了。”说话慢吞吞的他,“展示”了厚厚一摞无偿献血证,拉着记者去那个他最熟悉的地方――长春市中心血站。

  “文武第一次献血是原血,之后就都是机采血小板,按照法律每15天就可以献一次。其实,他第一年献血的时候,他妻子享受了免费输血的政策,一年后就不再需要输血了。”长春市中心血站业务党支部书记肖振山说,徐文武的“献血状元”当之无愧,“他的血小板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147次无偿献血为了啥?1995年3月12日,一汽四环工厂电焊工徐文武与同在一汽工作的瓦工王晓英结为夫妻。3年后,王晓英怀上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后来孩子没保住,晓英出了很多血,在医院也输了不少血,正好之前单位刚刚组织过献血,我就想着再去献次血,回报那些献血救了晓英的人。

  之后,王晓英又两次怀孕却始终未迎来期盼的宝宝,而她的身体因为贫血、骨质疏松等日渐衰弱。“因为这些毛病,那时候总摔跤,到五六年前就因为肌无力和重度骨质疏松彻底站不起来了。

  披着衣服、盖着毯子,坐在轮椅上,王晓英意识到这辈子生活可能无法自理,她盘算起跟徐文武离婚。“找法院、给媒体写信说文武虐待我,我想尽办法跟他离婚。”她这边说,他那边流泪。后来,媒体记者到家里核实,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把他连累得不成样子,他就是不跟我离婚。

  王晓英甚至张罗给徐文武介绍对象,徐文武真生气了,但只是生闷气,对妻子还是百依百顺。“她现在一步也离不开我,离婚了还有谁能像我这么照顾她,20年的夫妻,她身体不好了我就离开,那还是个男人吗?”徐文武说。

  2006年,为了给当时患有肌无力的妻子筹集两万元的治疗费用,徐文武选择了从一汽四环工厂“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十年间,作为老电焊工的徐文武,前前后后换了30多家单位。随着妻子病情加重,他“跳槽”也越来越频繁。

  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徐文武给妻子做好一天的饭菜,趁天不亮出门上班,妻子就要在椅子上一坐一天,吃喝拉撒一动不动,等晚上徐文武回来给她收拾换洗。

  “晓英不能自理,说不定啥时候出点情况,一个电话我就得回家,一个月能上三五天班就不错了。”徐文武不怨这些单位,“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总不上班,哪个单位都不愿意要。”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瞒着妻子到长春火车站“要饭”。

  为了方便妻子出门,徐文武申请了一间一楼的回迁房,50多平米的屋子里贴满了年画和50多个“”字。“别人都说我是有福的人,虽然老天对我有些不公平,但我有了好丈夫。

  王晓英说,“处对象3年4个月,只觉得他是个老实人,结婚20年,才发现他是真爱我的人”。这20年,徐文武对自己抠门到家了,只买过3套新衣,但每年都会给妻子买3套新衣服,“嫁给他,这辈子值了”。

  春节前,寒冷的北国春城涌动着暖流:好心人给徐文武送来了米、面、油和蔬菜,志愿者上街卖报纸为他筹款……虽然妻子不再需要输血,但徐文武献血还是20年如一日。连很多采血的护士都陆续退休了,他还在坚持。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无偿献血评奖中,他总被评为金奖。他把这种默默的奉献,当作对病妻的一种祝福,也是对好心人的回报。

  “我没啥能力去报答(这些好心人),身上还有点血。献血一次就可能救活一条命,就为我妻子积一次德。”徐文武说。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