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张好牌闯天下——“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综述
编者按:
在加快推进新一轮振兴发展进程中,一批“吉”字品牌享誉海内外。本报今起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品牌吉林”专栏,以一系列“吉”字品牌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吉”字品牌建设培育故事,充分展示精彩吉林,展现吉林省优势与魅力,为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汇聚更多力量。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指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效益好、价格好”。
总书记的指示开启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新阶段。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吉林大米”这个品牌已渐露峥嵘,吉林大米产业也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动能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认为,吉林大米品牌建设适应市场消费升级需要,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
这样的结论,对“吉林大米”品牌来说,恰如其分。
几年来,“吉林大米”在品牌建设上,省粮食部门打出了一手好牌:
——打质量牌,适应消费升级需求。为了树立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品牌形象,迎合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形成吉林大米优质优价流通机制。
从标准入手,实施“吉林大米+”战略,制定了《吉林大米质量标准》以及市场反响较好的“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小町”4个品种的团体标准,用“标准”统一质量,整合品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从种子抓起,积极推动科企对接,依托松粮集团打造“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基地,在优质粳稻品种的储备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最新培育的吉粳511在中日名米食味值评选中仅次于日本越光米,名列第二,解决传统优质品种市场销价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保护品牌,保证品质,启动了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试点工作,首批52户大米加工企业开通了质量追溯信息传输系统。
——打文化牌,提升吉林大米内涵。为了擦亮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重点挖掘吉林大米稻作文化。
出版发行了《贡米》一书,并以此为脚本拍摄了《天下贡米》纪录片,形象生动地讲述吉林大米优越的种植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做客高端论坛,解码“吉林大米现象”,剖析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品质内涵;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的学术解读,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展50多场吉林大米文化宣传和品牌推介活动,尤其是今年在浙江开展的吉林大米文化节,把大米品牌宣传推向高潮,两省11对城市“以米结缘”,结成“对子”,在浙江11个地市举办吉林大米宣传推介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两地的产销合作。
——打组合牌,凝聚企业力量。为加快吉林大米品牌整合步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出击的营销策略,成立了以大米加工、销售以及品牌策划企业为主体的吉林大米产业联盟,实施“产业联盟+”战略,以大联盟带动区域联盟,以区域联盟带动企业经营。联盟企业统一使用“吉林大米”LOGO,用“吉林大米”核心品牌统领区域品牌,以区域品牌聚合企业品牌。
目前,大联盟核心企业已经发展到33家。松粮集团以“查干湖大米”品牌为纽带,整合周边30户企业组建区域联盟,种植基地由整合前30万亩扩大到50万亩,稻谷加工能力由12万吨扩大到50万吨,年销售收入由1.5亿元增长到10亿元。
——打特色牌,彰显吉林大米品质特征。围绕吉林特有的白山松水黑土区域特征,开发了东部火山岩、中部黑土地、西部弱碱土三大系列中高端大米。
东部突出大米矿物质含量高的特点,主打富硒大米,宣传“米以硒为贵”;
西部结合弱碱土特征,主打弱碱大米,推崇“‘碱’回您的健康”;
中部围绕黑土地资源优势,主打有机、绿色大米,倡导“为健康,吃好米”的理念。
这些创意,为不同区域的吉林大米提供了新的卖点,不但拓展了价格空间,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接到基地认购吉林“一亩田”。
——打营销牌,拓宽市场渠道。为了有效锁定中高端消费人群,打破传统的经营方式,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省内省外互联、直营分销互补的吉林大米销售体系。
探索“互联网+吉林大米”营销模式。搭建“吉林大米网”电商平台,开展网上信息查询、线上销售、网络结算业务,全面推广“线上注册发展会员,线下体验配送大米”的“O2O”营销模式。目前,全省已有63户大米加工企业在淘宝吉林大米馆、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161个,线上导入会员140余万人,线下开设大米体验店220家。
鼓励省内大米企业“走出去”,在销区城市建立吉林大米直营店、商超专区(专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设统一标识的吉林大米直营店30多家,商超专柜200多个。
配合渠道建设,在重点城市主要商业街区、知名网站以及央视、机场、飞机等高端媒体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加强线上线下品牌宣传,扩大吉林大米品牌影响。
在品牌的引领下,我省粮食种植结构及产业结构发展发生了可喜变化。3年的时间内,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近100万亩,达到13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产量由9亿斤增加到15亿斤,增长了66%;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由240亿元上升到280亿元,增长了16.7%。去年,我省按国家最低保护价收购的水稻只有2.7亿斤,占总量的2.3%,绝大部分水稻以高于保护价的价格流向市场,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成功,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指导下,几年来,我们立足吉林实际,瞄准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优质粮食资源,着力实施吉林大米“五个一工程”,即:集中打造一个核心品牌—吉林大米;组建一个产业联盟—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吉林大米网;制定一套标准体系—吉林大米系列质量标准;建立一个营销网络—吉林大米直营网络。从而使“吉林大米”走出了低价格、卖原料的老路,走上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