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长途跋涉“逆向迁徙”:能团圆哪里都是家

06.02.2015  23:41

图片来源:网络

  一票难求的春运车票、长途跋涉的费时颠簸、不菲的人情往来花费都让回乡游子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少人抱怨,过年走亲访友,瘪了钱包、喝坏身体,放假7天反而更累了。然而,有这么一些老人,在春运开始前“逆向迁徙”,去子女家里过年,省去子女往来奔波,也有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

   只要能团圆哪里都是家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回家的路,变得复杂和艰辛。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原本并不宽裕的假期,在往返的旅途上耽搁了不少;即使回到了家中,也将大量时间用在走亲访友、同学聚会、休闲娱乐上,真正的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时间少之又少。原本温暖的回家之旅,不仅费钱费力,也让合家团圆的亲情诉求大打折扣。

  作为一种另类的团圆方式,“逆向迁徙”是一些老人对当下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尤其是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的一种回应和策略。在传统文化中,子女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回家和父母团圆;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父母放下身段“逆向迁徙”,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关心,也体现了老人对亲情互动直接而强烈的利益诉求。

  对于老人来说,“逆向迁徙”不仅可以外出走走逛逛、开开眼界,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子女团聚。“逆向迁徙”将合家团聚的成本从子女转移到父母身上,父母宁可自己多受苦受累,也要让子女少吃苦受累——在“父母心”的裹挟下, 一些老人没有成本与收益的算计与功利,有的只是对精神慰藉和情感互动的向往和追求。

  当下,父母和子女社会互动匮乏、亲子关系淡漠疏远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逆向迁徙”的父母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子女的生存状态,体会子女的喜怒哀乐。许多时候,父母与子女的距离感和隔阂感,既源于代际差异下的认知脱节和话语裂痕,也源于社会互动短缺下的“自说自话”。只有走进子女的生活圈,父母才可以更加明白子女的爱与痛。

  春运时节,“购票难”、“购票贵”成为难以纾解的时代难题。“逆向迁徙”则通过“打时间差”的办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缓解春运“出行难”的办法。通过错峰出行,“逆向迁徙”不仅减轻了春运压力,也节省了人力和经济成本。这种“曲线团圆”的方式,何尝不是一种“双赢”。

  子女在哪儿,哪儿就是家。急剧的社会变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重塑和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逆向迁徙”的爱与痛,见证了人们对合家团圆的期盼和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毕竟,只要心理距离靠近了,再远的物理距离都可以想方设法抵达。(杨朝清)

(责任编辑:王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