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火灾发生自救很重要 消防提醒遇火情如何处理
中国吉林网四平讯(孙莹/报道)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季节。冬季天气寒冷,随着家庭用火、电、气的增加,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也逐渐增多,时刻威胁着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12月18日,记者以“怎样使用灭火器”的内容为题,在多处地点随机采访了30名市民,一半市民回答“不会用,没接触过”。记者继续询问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时,多数市民掌握了基本的消防知识,也有少数市民表现出消防意识较为淡薄。
“不慎”为引发家庭火灾
重要原因
日前,我市一户人家发生火灾,家中有60岁的张大娘和孙女两个人。“奶奶,阳台失火了,好大的烟!”小孙女惊慌地喊。张大娘跑过去看到火已很大,吓得她抱起孙女就往楼下跑。居民听到喊声帮忙报警,消防队员很快赶到将火扑灭,但整个阳台被烧个精光。据了解,张大娘平日有吸烟的习惯,起火原因是吸烟乱扔烟头引发的火灾。
我市某老旧居民楼内突发大火,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只见4楼一户人家闪着红光,浓烟从室内涌出。在确认室内没有人员被困且切断电源后,消防官兵一边排烟一边灭火。据当事人说,由于连日降温,他特地买了一台电暖器,晚上睡觉前打开以提高室内温度,由于疏忽大意,不料引发火灾,所幸家人没事。
消防部门
积极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据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赵辉介绍,今年我市在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日常宣传方面,消防部门在街道、社区、学校以及人员聚集量大的公共场所,通过消防宣传车、发放消防知识手册、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众多方式,向市民普及安全知识和灭火常识,并在重要节点上,消防部门通过公益广告、LED显示屏和媒体等方式,对市民予以消防安全的警示。
从今年的1月至11月份,我市消防部门通过媒体曝光了331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并责令其整改,力度大大增强。随着我市消防部门的加强宣传和监管的条件下,我市消防安全指数明显提升。据我市消防部门统计,从今年的1月1日至12月18日,我市共发生火灾2131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00余起。从今年的11月1日至12月18日,我市共发生火灾122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68起。
消防部门
提醒遇火情如何处理
据赵辉介绍,引起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气安装或使用不当,二是儿童玩火,三是生活用火不慎,四是吸烟,五是忽视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发生火情时,居民在火警电话119打通后,报警人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并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起火部位等情况,同时,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和电话号码,对于起火部位比较难找时,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迅速、准确地指引消防车到达起火地点。
遇到火情,居民自救很重要。火灾初起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楼内浓烟很大,或者15分钟内无法下楼,要根据情况选择是上楼顶还是找个房间躲起来。房间必须靠近主通道,必须有窗户且没有防盗网。进入房间后关闭房门,用能用的物品封闭所有空调出风口,再把窗户打开,或在阳台等明显位置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论何时,切记“不要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