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滥用谐音抓效应致学生常写谐音错别字
近几年,商家在广告宣传时或临街招牌中滥用谐音词的情况很常见。那么,这种做法消费者买账吗?又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现象
“他她食食”你想表达啥
13日,市民万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在超市买的小食品的包装袋上滥用成语,给孩子造成了误导。
“我女儿问我‘踏踏实实’是这样写的吗?我才发现那盒小食品的包装袋上印着‘他她食食’4个字,这不是误导孩子吗?作为一种零食,我不明白厂家这样写是想表达啥意思。”市民万先生说。
万先生当天接女儿放学回家,带着她到楼下的小超市买了一些零食,由于付款的时候东西挺多,也没注意孩子都拿了些什么。看到10岁的女儿一脸疑惑地问自己,他只好解释说:“这是错的。”
“那饼干上为什么这样写?”女儿继续问他。
“是厂家为了宣传故意写成这样的。”万先生说,他拿过纸和笔,教女儿写下正确的“踏踏实实”,又带着她读了几遍才放心。
记者按照小食品包装袋上的电话多次拨打,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影响
学生常写谐音错别字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刘卓娟。
“提笔写谐音错别字是小学生升初中入学后最让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成语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语言文化结晶,成语具有完整性、整体性,结构具有凝固性。商家是为博取眼球追求一时的广告效应,滥用谐音换字术,使成语的特性受到威胁。不仅是对学生们语文基础知识的‘毒害’,对有些大人也会造成误导。”刘卓娟说,一些商家套用的谐音词不但错误而且很牵强,如衣冠“勤售”(衣冠禽兽),无“羽”伦比(无与伦比)、“咳”不容缓(刻不容缓)等,使学生们对这些成语的认识变得难辨是非。
对策
开展比赛加强学生文字基本功
刘卓娟说,为了强化学生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每年该校一年级语文组都会组织全年级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
“学生们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广泛学习字典词典,阅读大量课外读物,语文老师们每天带领学生们学习字音字形的造字法,讲解典故出处,用词造句写文。”刘卓娟表示,在这个参与学习的积极过程里,会使学生们加强对汉字的掌握。
据了解,该校此次汉字听写大赛从2013年9月份新生入学开始组织,通过海选、初赛、复赛和决赛的方式层层选拔,至2015年4月7日决出3强选手。
建议
相关部门:
呼吁滥用谐音字宣传的商家自律
13日15时许,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处。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他她食食’这几个字并没有违反《广告法》的相关禁止。”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该产品的商标与其它著名品牌或公司出现谐音情况或造成不良影响是侵权违法的,“只能呼吁那些滥用谐音字来宣传的商家能够自律,多为孩子们考虑一下。”
家长:
“商家宣传途径多,不该误导孩子。”
万先生表示,以前经常在街上看到一些临街的店铺把店名套用成语的谐音来写,现在这种情况又出现在孩子们的小食品名称里,“商家宣传有很多途径,不该误导孩子”。
老师:
对商家滥用谐音字现象亟待规范管理
刘卓娟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商家滥用谐音字现象的规范管理,“尊重文字文化、尊重汉字精神。”
对于万先生遇到的类似情况,刘卓娟说:“孩子没有判断力,家长应正确引导。”她建议家长们要先带孩子一起查字典,查到正确的成语写法之后再通过典故来让孩子了解中华历史和文化,最后鼓励孩子用这个成语来造句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网友观点
1984-王露:“我觉得是不正确的,虽然它可以起到让人很上口的作用,但成语是我国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我们不能为了商业用途就肆意改变。”
鱼儿:“广告的作用起到了,但对于孩子们的影响不小,让他们在词语的正确掌握上有了一定的反作用。” 记者 何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