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涉外媒体长春行”走进兴隆综保区

12.05.2016  08:13

  本报讯  (记者宋莉)11日,由市外宣办组织的“中直涉外媒体长春行”活动走进经开区进行专题采访。新华网、《经济日报》、《大公报》、凤凰卫视等11家中直涉外媒体记者来到兴隆综合保税区,用手中的相机、摄影机和笔记录综保区的蓬勃发展。

  听介绍,问情况,看亮点……在兴隆综保区,采访团走进项目工地、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考察了际华园·长春目的地中心、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等。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引起采访团的极大兴趣。“目前,兴隆综保区已具备10万件跨境电商小包的日处理能力,货运包机形成了每周2至3班的固定运力,已经成为东北地区跨境电商出口中心……”听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记者们不时点头,认真记录,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兴隆综保区的发展让我们感到振奋,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综保区的建立,对长春打通东北物流通道,辐射东北亚区域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国经济时报》吉林省记者站站长王有军说。

  “中直涉外媒体采访团一行走进经开区,主要是采访兴隆综保区的保税业务、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综保区对改善长春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构筑对外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作用。”市外宣处处长刘淑燕表示,下一步,“中直涉外媒体长春行”活动还将陆续开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园区、扶贫攻坚等方面的采访,旨在通过这些中直涉外媒体的宣传报道,提升我市的影响力。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兴隆综保区签约项目1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申报报关单同比增长100%,业务额同比增长300%;跨境电商出口包裹387万票,货值近2000万美元……实现“十三五”首年首季“开门红”。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