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 浦东要干三件事
原标题 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 浦东要干三件事
新华网上海6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姜微 王涛)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27日在“2015陆家嘴论坛”上就“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讲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不久前,福特汽车把亚太总部从新加坡迁到浦东陆家嘴,沈晓明去福特汽车亚太总部调研了解到,尽管企业顺利在浦东安家落户了,然而力促这件事的亚太区董事长却发现自己被“拒”了,由于其年龄超过了60岁无法办理就业证。原来,因为中国人到60岁要退休,所以也不给超过60岁的外国人在国内就业许可。然而,现实情况是在跨国公司能够做到亚太地区老总,大多都要在60岁以上。这件事在外企的高层管理人员当中造成相当大的反响。
“我们习惯于用管中国人的办法去管外国人,用老的办法去对付新问题,造成人家想来来不了,想留留不下。”沈晓明说,要集聚高端的金融人才,就必须突破制约国际化人才自由流动的政策瓶颈。尽管在陆家嘴也可以见到不少外国人,但是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仅有4000人,仅占到从业人数的4%左右。
“其实,这并不是外国人嫌我们条件差,待遇低不愿意来,也不是我们不需要海外人才,而是客观上存在一些政策障碍。”沈晓明说。
沈晓明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离开人才谈金融中心建设是空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浦东的定位是核心功能区,浦东下一步大致有三个方面举措:
一是金融改革。沈晓明表示,改革是浦东的命根子。没有改革浦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人才对浦东开发开放的事业也是命根子,离开人才,浦东的开发开放事业将一事无成,在各类资源当中,人才一定是第一资源。同时,2014年金融的增加值占到浦东GDP的21%,是国内金融增加值占比最高的区域之一。因此,金融改革需要浦东将市场和机构的需求反映给监管部门,同时浦东又把监管部门布置的改革任务先行先试好,率先落实好。为改革而生的浦东应当承担起先行先试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要拓展金融集聚空间,集聚更多的中外金融机构。截至今年一季度,陆家嘴地区集聚金融机构1398家,其中持牌的金融机构是737家。在商务楼市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宏观环境下,浦东金融集聚的核心区小陆家嘴地区高端商务楼的入住率持续超过95%,今年第一季度更是超过97.8%。对于浦东来讲,开发新的金融集聚区迫在眉睫。
新的金融集聚区在哪里?沈晓明表示,浦东新的金融集聚区在后世博地区,包括两块:一块是以前世博会的浦东园区,第二块是前滩地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等重要金融功能机构,都将在那里集聚,那里将是陆家嘴金融城的延伸,更重要的它将是陆家嘴金融城的升级版。
三是完善金融发展环境。“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对标国际标准,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拿金融人才的发展环境来说,浦东与成熟金融中心相差的距离相当大。最近围绕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浦东正在努力争取成为全国人才改革试验区。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浦东除了在加强金融人才服务,提升营商环境,也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提供更加国际化的服务与氛围。沈晓明表示,浦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要推动本土医院与国际商业保险医疗接轨,完善涉外保险结算网络,进一步方便国际人才就医。要兴办更多为国际化人才子女服务的学校,创新灵活多样的就学方式,更好满足归国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需要,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建设更多国际化社区等。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