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旱粮成“新宠”
在浙江,旱粮的地位正在得到大幅度提升。
红薯、土豆,这些当年“上不了台面”的农产品,通过品种改良和产业化经营,摇身变成了消费“新宠”。
变化的背后,一方面是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层面的推动与引领。这种变化不禁让人眼睛一亮。
旱粮挖潜:消费者有需求,农民有收入
浙江人多地少,是全国第二大缺粮省,粮食自给率仅三成多,因此,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都可谓全省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但多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浙江每年有10多万亩优质良田在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种水稻不赚钱,水稻面积每年下降达10万亩。尽管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主攻单产等办法,稳住了粮食产量、播种面积,但从长远来看,浙江的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牢固。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浙江的粮食安全必须走多元化的路子,增长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在旱粮!”2013年,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一上任,就聚焦旱粮,认为旱粮在浙江的发展空间很大。
黄旭明掰着手指分析:浙江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属中度缺水,可供农业灌溉的更是十分有限,因此再扩大水稻生产并不现实;与此同时,城乡居民越来越喜欢旱粮,需求量日益旺盛,发展旱粮有市场;再者,浙江山多田少,水田捉襟见肘,但冬闲田、旱地、山坡地、幼龄园地等却资源丰富,这些地均可种植旱粮;第四,从单产看,浙江的旱粮亩产仅500多斤,改善基础设施、辅以农业科技后,单产提升潜力十分巨大。
“浙江旱粮占了粮食播种面积的1/3,数字不小,但功能、地位和潜力一直被低估,若加以政策扶持,提高生产和产业化水平,综合效益将更高,边际效应和潜力也最大。”黄旭明说。
事实上,从经济效益讲,旱粮的收入绝不比水稻低。比如,临安的“天目小香薯”,双季栽培亩均效益5000元;土豆亩产一般为4000斤,按每斤1.5元计算,每亩效益可达6000元;而一些市场紧俏的甜糯玉米、鲜食毛豆等,效益更高。
消费者有需求,农民有收入,政府则找到了打开粮食安全的又一把钥匙,这种惠及各方的大好事,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2013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并召开现场会,部署推广。发展旱粮由此成为浙江农业系统最为关注的话题。
旱粮变身“时尚美食”
由省政府单独为旱粮出台文件,这在浙江是破天荒第一次,在全国也可能是独一家。具体政策包括:对100亩以上的旱粮生产基地,省财政每亩直接补贴125元;对在果园、桑园和幼疏林地间作套种旱粮作物100亩以上的,每亩直接补贴20元;创建省级示范基地的,省里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发展旱粮会不会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浙江指出:水稻是稳粮主体,旱粮不与水稻争地。在水田上种植旱粮不予补贴,小麦的订单奖励在非早稻主产区试行,引导各地在冬闲田、旱地、新垦造耕地和低丘缓坡山地等,科学布局发展旱粮,要求适宜种植,且富有特色与优势。
不过,《意见》落地,仍有诸多困难。首先,生产基础设施普遍较差,不少旱地至今仍不通水电,甚至不通路;其次,除了大小麦,旱粮的育种研究、技术推广明显不足,生产方式和科技水平十分落后。这两大“拦路虎”,显然一家一户难以应对,而必须由政府出面解决。
针对前者,浙江专门设计了诸如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等项目,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对后者,则加大力度选育和推广旱粮新品种,同时辅以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
政策可以刺激旱粮种植积极性,但旱粮毕竟不同于水稻,没有政府托底收购政策,倘若销售渠道不畅或产能过剩,就会出现“卖难”,最终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设计旱粮发展规划时,浙江既充分考虑产后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又注重有效对接与均衡发展。浙江人相信,不管是旱粮还是水稻,只要有市场、有品牌、有销售,其他的都可迎刃而解。
以红薯为例,这个被许多人认为搞不出名堂的传统旱粮,在多元消费时代,经过时尚化包装、网络化营销,硬是被浙江人做得风生水起。“诸暨绿康生物科技”则致力于深加工,以红薯为原料,设计生产的几十种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在此基础上,公司采用订单模式,推动基地建设,面积达到1万多亩。薯农的效益也在每亩5000元左右。
在浙江,旱粮发展虽有悠久历史和现实需求,但以往基本上是对粮食生产的一种补充,老百姓大多利用房前屋后种些红薯、土豆,灾荒时可充饥,丰年时则调剂花样,因此生产十分分散,根本谈不上规模;而现在,这些旱粮通过加工和营销,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时尚美食。旱粮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程度随之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稳定粮食生产的“生力军”
两年时间,旱粮在浙江初步打开了局面,成为堪负重任的稳粮“生力军”。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浙江旱粮播种面积达696万多亩,较上年增长33万亩。依靠旱粮,浙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水稻面积的损失。去年浙江的粮食播种面积自2010年以来,首次恢复到1900万亩以上,且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为了培育旱粮这支“生力军”,浙江省政府在旱粮基地建设、种植制度创新、新品种开发引进和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给力多多。
针对传统旱粮种植零星分散、耕作粗放、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2014年起,浙江省财政每年出资1500万元,专门扶持建成50个省级高产优质旱粮生产示范基地,市、县两级同步跟进。从去年建成的613个省、市、县三级旱粮示范基地看,对旱粮的引领和带动效果很是显著,今年有望建成751个示范基地。
单一的种植模式,是历史上旱粮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针对这一症结,浙江总结推广了一批粮经结合、水旱轮作、旱粮套种的新模式,指导旱粮生产。
以前旱粮属于配角,并无地位,少有人研究;如今人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旱粮品种,实际上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科研人员由此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旱粮地方品种的科研和推广之中。而企业由于看到了旱粮的前景,纷纷积极主动和科研院所对接,对旱粮的品种、产量、品质以及商品性进行攻关研究。一时间,旱粮发展在浙江呈现出勃勃生机。
遂昌是个典型的浙南山区县,山地占了近九成,结合当地实际,在省级补助基础上,县里再对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种植旱粮的,连续5年积累补助每亩1500元。这一政策驱动效果十分明显,近年来遂昌每年新增耕地4000亩以上,今年旱粮占到了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如今,依托农村电子商务优势,遂昌相继开发出适合网销的烤紫薯、农家薯条等,去年入冬以来,网销额已超8000多万元。从基地到加工到营销,旱粮产业链已经清晰可期。
黄旭明告诉记者,下一步,根据市场多元化需求,浙江将加强选育和推广鲜食型、专用型、特色化、加工化等不同用途的旱粮新品种,同时做好发展旱粮和休闲观光农业、旱粮营销和电子商务两大结合,争取获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