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职教中心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汪清县职教中心坚持就业导向和服务宗旨,以“立德修身,精技乐业”为校训,以建设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14年底再次传来喜讯,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联合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408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327平方米,在校生1113人;设有计算机室、数码设计室制作室、企业网搭建室、综合布线室、影视后期制作室、硬件维修室、网络控制室、电钢琴室、电子琴室、舞蹈室、视听教室、美术室、幼儿园模拟室、数控仿真实验室、电焊室、钳工室、数控车间等实习实训室;学校自主投资的数控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养殖实习实训基地,分别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吉林省中小学校养殖示范基地”;学校与上海榕港餐饮集团、北京世学教育文化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深圳欧兰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汪清县第二幼儿园、汪清县龙腾电脑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创建了25个稳定的学生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仿真实习实训环境。
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打造立校品牌。以培养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为目标,加强专业建设。一是学校紧紧抓住县域经济企稳回升,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机遇,发挥专业办学优势,不断拓展专业服务方向,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专业教学之中,将机械加工技术、矿山机械和数控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合并为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使学生掌握的技能更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三个专业,适应了信息社会精细发展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省级骨干专业。这两类专业的毕业生成为汪清县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力量;二是通过联合办学开设学前教育专业。2006年,学校与深圳欧兰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学校负责招生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组织学生考取钢琴等级证、保育员证和教师资格证,企业负责特色技能教育和就业安置。2011年学校与北京世学教育文化信息咨询服务中心联合办学,成功地开辟了北京地区就业基地。同时县内三所公办幼儿园也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承担了学生在校实习任务。目前毕业生不但在深圳、北京地区就业,而且在本地就业人数也越来越多,有的还自己在农村开设了幼儿园,有效地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三是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创建特色专业。学校努力拓展养殖示范基地功能,使之成为集现代农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两个专业学生实习、实村实用技术培训、绿色养殖于一体的多功能示范性基地;四是与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水晶石动画系是长信与全球领先的数字视觉技术及服务企业——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该专业以企事业强大的技术与项目背景为依托,大量的项目实战和最新技术经验贯穿整个专业课教学,保证了毕业生能够较快适应未来岗位需要;五是加强各专业优秀学生培养,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府提供优质条件。目前学校打造了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数控应用技术等骨干专业,构建起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举,结构合理,功能多样的专业体系。
树立学生是学校品牌的理念,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与较强适应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军训、新生教育、运动会、文艺汇演、手抄报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法制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检查评比等等系列德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规范了学生行为习惯,形成“安静有序、文明祥和”的校园环境;二是发挥学生会、团委、广播站、校刊编辑部等学生团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达到自我管理目的;三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体系,陶冶学生情操。积极探索以丰富的校园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建设了富有特色鲜明的走廊文化,人性化十足的绿地文化,宣传栏、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标志都设置在显著的位置,让学生接触的每一场所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四是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竞赛”,2014年学校被评为卓越组织奖。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活力。一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根据行业、企业的用工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拓宽专业服务领域,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成绩显著;二是探索“以赛代考”的学生评价模式,目前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课程都在试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三是重视专业技能训练的开放性,在确保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集中和分段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和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实习,保证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充分锻炼。与此同时,寒假分别组织学生去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现代企业,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四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计算机类专业考取网络工程师等资格、学前教育专业考取教师资格证、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考取电焊、钳工、普车、数车等资格证,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和考试,双证书率100%。
坚持长短结合,多层次办学,促进多元发展。一是围绕汪清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农业、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致富的要求,开展计算机应用、电焊技术等培训,成为人社局、安监局、科技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的培训基地;二是利用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开设开放教育本科法学、金融、汉语言、土木工程四个专业,开放专科法学、会计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学前教育五个专业。2009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电大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全州电大系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加强。2012年学校在全省成人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交流经验。
多年来,学校始终围绕汪清县经济发展办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办学效益的共赢。
作者:马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