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种出惠民大产业——江西赣州市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强农纪实

10.11.2015  10:51

      蔬菜是民生必需品。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围绕推进保障本地城镇需求和面向东南沿海及港澳地区输出建蔬菜基地,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态势,构建了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66.68万亩,总产量273.53万吨,蔬菜产业成为赣州市农业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菜篮子”工程不仅保障蔬菜有效供给,还成为现代农业示范窗口和农民增收亮点。

      财政奖补激活蔬菜产业

      10月21日,位于宁都县竹笮乡新街村的赣州村夫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对基地进行微喷节水灌溉方式改造,这种灌溉方式比传统喷灌更节水、均匀度更好。基于其示范性,政府补助了50万元的建设资金,支持基地建设蓄水池、泵房、安装及铺设徽喷管道、购置配套设备等。

      赣州市为破解中心城区蔬菜供给难题,提出在离中心城区1小时经济圈内统筹建基地、保供给。为促进蔬菜基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激活蔬菜产业发展,赣州市加大财政奖补资金的扶持、带动作用。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扶持条件的规模蔬菜基地进行奖补,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实行涉农项目和资金向蔬菜基地和蔬菜专业村(组)倾斜;引导蔬菜基地搭建钢架大棚,安装喷滴灌、太阳能杀虫灯等设施,提高基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广蔬菜采后冷链储藏技术,延长蔬菜预售期,延长已采摘蔬菜产品“生命线”。

      在奖补政策激励下,目前,仅中心城区1小时经济圈内各县(市、区)就新建成50亩以上规模商品蔬菜基地151个,百亩以上规模商品蔬菜基地113个,年可提供时鲜蔬菜14.6万吨,按人均年需蔬菜量180公斤计算,可新解决81万人的蔬菜需要量。

      规划先行特色规模种植

      赣州是连接赣粤闽湘四省的枢纽城市,蔬菜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市把蔬菜产业列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

      规划先行,解决菜农哪里种、种什么、何时种、哪里销的问题。该市从蔬菜产业发展之初就合理规划布局。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保持相对稳定、一次性规划到位的要求,编制当地蔬菜种植区域布局规划。在巩固提升现有规模基地和专业村(组)的基础上,根据种植区域规划布局和年度建设任务安排,积极落实种植主体,分年度推进新规划的蔬菜基地和专业村(组)建设。有政策和项目支持的专业村(组),重点支持建设集中连片千亩基地,按交通便利、沟渠畅通、田园清洁要求,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打造一批蔬菜标准园。发挥标准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标准园+协会+农户”的模式,吸引当地农民、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政府对菜农进行引导,哪里适合种哪些品种的蔬菜,让菜农有一个努力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种植区域。

      近年来,赣州市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数十个,主要蔬菜品种升级换代,蔬菜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蔬菜栽培设施面积、冷链设备逐年增加,全市现有钢架大棚7315亩、喷灌1.1万亩、滴灌6200亩、产品预冷藏库40座。全市正常生产经营的50亩规模以上蔬菜基地有245个。

      市场导向菜农有利可图最近,赣州市章贡区农粮部门建立“章贡蔬菜”等供销信息发布微信平台,群里聚集着区内的商品蔬菜种植大户、散户菜农等蔬菜供应群体,中心城区超市、学校、公司等市场需求群体,还有章贡区农粮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这些群的建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宣传相关政策,畅通销售渠道,搭建本地商品蔬菜进入社区超市的快捷通道,实现买卖双方信息对称、信息共享。

      为让菜农有利可图,赣州市着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菜农提供市场信息,打造交易平台。引导工商资本投资“菜篮子”工程,打通蔬菜流通的“绿色通道”,提高蔬菜生产、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菜篮子”产业链。

      该市发挥蔬菜协会、合作社的作用,强化各蔬菜基地生产信息收集与分析,引导蔬菜种植主体瞄准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实行错类发展、错季发展。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发展专业村(组)育苗大户。加快品牌建设,发展电商,实现网上交易、网下配送的销售新模式。根据社区人口数量和市场服务半径,建设一批蔬菜市场、蔬菜社区店和直销店,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实现菜农增收,居民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