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到吉林省民政厅调研并看望机关干部
26日下午13时50分,李立国部长、窦玉沛副部长一行来到吉林省民政厅机关,对家庭经济信息核对系统建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看望了民政厅全体机关干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李立国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吉林省民政工作走在前面的县、区,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有很多创新和做法,有很多成形的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尤其是吉林省在贯彻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以完善实施8项制度为基础,开展综合救助、临时救助、急难救助,把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发展到新阶段,并在全省所有地、市、州和87%的县、市、区,都建立起政府主导项目的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建立起“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窗口和服务机制,既方便城乡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又依托社区街道对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报告,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创造了新的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总得来说,吉林民政在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国防军队建设,推进社会自治功能发展和专项社会管理职能工作,是全面发展的。去年发生在寒冬季节的松原地震救灾工作,转移安置群众,及时迅速得力;在社区建设方面,部里也多次在吉林开会,推广吉林社区建设经验;支持军队国防建设的优抚安置工作,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工作,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民政职能,吉林是全面履行,其中有很多是走在前列的。吉林省委、省政府一向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各级民政部门的领导班子和民政干部队伍具有扎实肯干、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民政厅和各级民政部门更是表现出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衷心地祝愿吉林省的民政事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丈!
李立国部长对吉林民政干部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和部署中,民政体制机制改革与政府机制、社会机制、经济机制改革直接融合在一起;与文化体制和生态体制以及国防体制和党的体制改革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民政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要增强责任意识,增强民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以改革为重点把民政事业推向新的发展水平。二是2011年全国第十三次民政会议,提出了“民政在社会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这是对民政工作新的历史性定位,是对以前定位的深化和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我们既要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又要做好增强社会治理功能工作,并且这两者相互贯通、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民生保障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配合,需要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各个方面积极作用。落实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的民主自治和服务功能,也将利于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我们要按照社会建设骨干作用的定位来推进民政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