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名校发布保送生政策 宁缺毋滥为首要原则
1月7日,记者从几大高校官方网站了解到,新年伊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已相继公布了2015年高招保送生招生简章。相较往年,今年各校保送生政策出现一些新变化,如准入门槛提高、可报考专业再度缩窄、考试科目增加,而招生录取程序则更加严格规范。
北大清华等抬高保送生门槛
在招生人数上,人大首次公布了2015年计划招收18名英语专业、2名日语和2名法语保送生。北大艺术生的招生简章中,每种不同的优惠政策拟签约人数均列表公布,共拟签约60人。北大同时表示,若符合认定条件的考生人数少于项目拟签约人数,则取消剩余名额,不进行类别或项目间的名额调剂。
降分规则方面,北大明确降分政策分为降至一本线、降低65分和降低50分录取三种。
在考试标准上,北大首次明确了对于艺术生的认定标准,要求各项目艺术特长生候选人文化课测试成绩必须达标,艺术项目测试成绩必须在90分(含)以上。清华招生的外语类保送生考试科目的“英语口试”改为“综合评价”,而且,笔试科目也从一门增至为语数外三门,并且此次保送生只能选择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英语和日语三个专业。
笔试科目增加 重视综合素质
随着奥赛省级获奖生等绝大多数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失去保送资格,原本小众的语言类成为高校保送生的重要类别。北大、人大两校今年首度公开语言类招生名额,分别为48名和22名。清华未公布招生计划数,但限定语言类保送生只能选择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英语和日语三个专业,而去年该类考生还可选择该校经济与金融、法学、新闻学等非语言类专业。北京大学在限定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8个小语种专业后,强调该类考生“入学后不能转系转专业”。
今年,增加笔试科目、重视综合素质成为大势所趋。笔试科目上,多校明确规定要考语、数、外三门。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去年保送生笔试科目仅为一门“阅读与表达”,今年增至三门,同时还要进行综合面试和综合评价。北大表示,笔试成绩70%的学生方可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为英语朗读、理解、表达,综合素质考察及外语发音等。人大则给出考生成绩计算公式,其中语、数、外三科各150分,外语综合能力面试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