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林地清收已初见成效今年可创生态价值70亿

20.11.2014  17:22

2013年10月,吉林省政府召开全省林地清收工作会议,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多年来被违法改变用途的林地依法收回,用5年时间将清理收回的林地全部还林还草还湿。

 

80多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

 

据了解,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吉林省林地被改变用途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全省被违法改变用途的林地竟高达80多万公顷,约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10。林地的流失和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森林生态功能降低,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暴发、洪涝灾害频繁,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严峻的形势,省委、省政府在生态建设上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决定对被违法改变用途的林地开展林地清收还林。2013年10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林地清收工作会议,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多年来被违法改变用途的林地依法收回,用5年时间将清理收回的林地全部还林还草还湿。

 

通过各种形式劝导停耕还林

 

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兰宏良说:“侵占和开垦林地,表面上看是增加了耕地面积,实质上会引发农业生态功能破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没有生态安全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也无法成为现实。开展林地清收还林工作事关林业发展、生态建设和民生福祉。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人的使命,吉林省林业厅把林地清收确定为近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重点,攻坚克难,全力推进。

 

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咱们毁林开荒比较严重,全镇大约有1万公顷的林地被侵占,种了玉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永吉县北大湖镇党委书记、镇长韩春辉告诉记者,2010年,永吉县遭遇百年不遇洪水,毁林开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在暴雨侵袭下造成15万人受灾,北大湖镇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2012年,我们开始停耕还林,一是教育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的走访宣传,群众也都意识到停耕还林的好处。二是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在耕种期间到山上巡视、看护,对仍进行耕种的百姓开展劝导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韩春辉说。

 

生态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清收林地带来了诸多改变。吉林省的山川林木、生态环境和许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

 

在柳河县柳河镇复新村,村民倪学森望着自己精心种植的200亩还林山地苗圃,心中充满喜悦。他说:“以前在山坡上种玉米,一年纯收入也就4万元。林业部门指导我用停耕林地绿化苗木,建山地苗圃。现在算算收益,吓了一跳。到了后年,云杉苗能卖了,大榛子也结果了,一年最少有100万元的收入,真后悔没早点退耕!

 

虽然还林工作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生态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倪学森说:“以前这里一刮风到处都是土,下雨就冲出沟,沟里全是淤泥。还林这几年,灰土少了,下雨也不出沟了。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已收回林地32万公顷,占全省流失林地面积的39.8%。据吉林省林业科学院评估,森林有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等功能,吉林省每公顷森林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7万元/年。据此测算,吉林省今年清收还林10万公顷,可创造的生态价值将达到70亿元;如果被侵占的80万公顷林地全部还林,每年创造的生态价值将达到5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