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淘”来了
“大娘,没选好没关系,这些帽子我先帮你‘收藏’着,等有空再来挑。”昨天,孔德赫送走最后一位前来“淘宝”的村民已是晚上九点半。“村淘”服务站已成为蛟河市白石山镇二道河村村民的购物新去处。据统计,仅这一个服务站,10天里就实现成交单数139单、交易额32907元,在全国1470家“村淘”村级服务站中排名第28位。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蛟河市白石山镇二道河村服务站坐落在村部。就像办喜宴一样,二道河村的村部每天都是熙熙攘攘,村民们“聚”在村部里,排队上淘宝网买东西。这番热闹景象,始于今年6月1日。仅这两天,孔德赫就为村民“淘”了近20单,鞋帽、衣饰、家用小电器等五花八门。
6月10日,蛟河市举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蛟河服务中心和蛟河市首批20个村级服务站正式运营仪式。这标志着蛟河市成为该项目在东北地区第二家落户的县市,当地农民通过网络实现了外地品下乡入户和地产品进城入市。
“别小看这小小的服务站,它让农村老百姓体验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村淘”项目合伙人、服务站站长孔德赫说,“村淘”站正在打开一个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
“我想买一双老北京布鞋,去城里不方便,鞋子又贵。”几天前,二道河村村民78岁的李志英凑在电脑前,盯着一款款布鞋仔细比较。最后在孔德赫的帮助下,花了16.9元买了一双。几天后,这双鞋被送到了她家。“省时省力还省钱,不出门就把东西买了,还送到家,过去哪有这样的好事?”李志英直夸“村淘”好。
和李志英有过同样经历的还有村民周振。他很早就想在家里做制作佛珠的生意,但苦于一直买不到机器。几天前,他在“村淘”网上花了3850元钱买了一台佛珠车床,“还是网上的东西全,以后有啥不好买的东西就到村部去。”
据了解,蛟河市现有“村淘”村级服务站20个,分布在14个乡镇。年底,蛟河市将建成50个服务站。下一步,蛟河市以“村淘”项目为带动,结合发挥黑木耳等特色产品优势,实施黑木耳单品全网营销战略,力争几年内实现蛟河黄松甸黑木耳县域销量全网第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