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刷机灰色产业链 预装10个APP可以获利10元

19.11.2014  08:42

你是否发现从功能机用户升级成智能机用户后,骚扰电话越来越多了?你是否会被手机中无法删除的预装应用困扰?是否因点击短信中的APP安装链接而遭遇手机中毒?窃隐私、偷钱包、难维权……如今的移动应用(APP)行业可谓乱象丛生。

 

APP乱象四宗罪 肆无忌惮盗取隐私

 

金山安全专家李铁军揭秘,很多用户在下载安装APP时根本不注意看授权权限条款就选择同意安装,自己的隐私一不留神就暴露了。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和360近日共同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Android手机隐私安全报告》显示,安卓商店下载排名靠前的1200个APP中,92%的安卓应用获取了隐私权限,获取1到5项隐私权限的APP占61.5%,获取6到10项隐私权限的占26.2%。

 

恶意应用偷窃资金

 

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最新报告,今年8月腾讯手机管家截获的手机病毒中,隐私窃取类病毒以34.62%的比例占据第一位,紧接着是资费消耗类病毒与恶意扣费类病毒,占比分别为32.58%与12.74%。

 

病毒往往隐藏在山寨应用中。山寨应用常常冠以“最新版本”、“升级版”、“增强版”等名字出现。最严重的情况是,病毒冒充网银、支付、购物、社交等应用,诱导用户输入银行账号密码信息,然后再通过病毒拦截,并转发手机支付验证码和支付成功回执短信,以完成资金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