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份全省进出口情况简析
2015年2月份全省进出口情况简析
据海关统计,2015年1-2月份全省进出口累计完成217.4亿元人民币,折合35.07亿美元,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49.2亿元人民币,折合8.03亿美元,同比下降8.1%;进口168.2亿元人民币,折合27.04亿美元,同比下降6.6%。
2月份当月全省进出口完成88.1亿元人民币,折合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22.7亿元人民币,折合3.7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进口65.4亿元人民币,折合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一、2015年2月份我省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当月外贸进出口增势良好,但尚未扭转前两个月进出口下降态势。2月份当月全省进出口实现增长13.4%,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9.5%和11.4%,有效缓解了1月份全省外贸进出口大幅下滑带来的压力。但由于当月进出口额仅为14.2亿美元,其增长幅度尚未扭转全省外贸累计进出口下降的态势。前两个月我省进出口在全国排名第22位,其中出口排名第26位,进口排名第14位。
(二)大类商品出口呈现整体下降,仅冶金矿产、石化产品出口实现增长。1-2月份8大类主要出口商品合计出口7.2亿美元,同比下降5.4%,低于全省平均降幅,合计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4%。其中有5类产品出口下降,轨道客车及其零件、轻纺产品、农产品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分别为54%、12.5%和11.8%。医药品、木制品出口分别下降8.2、5.9%。石化产品、冶金矿产出口增势较好,增幅均超过40%,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增长9.9%。1-2月份全省机电产品出口2.6亿美元,同比下降25.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875万美元,同比下降23.4%。
(三)农产品进口大幅下降态势未见改观,冶金矿产进口增势良好。汽车及零部件、冶金产品、农产品、石化产品等四大类主要商品合计进口21.8亿美元,同比下降8.3%,高于全省进口平均降幅,合计进口额占全省总值的82.7%。前两个月农产品进口依然呈现深幅下降态势,降幅达到36%,汽车及零部件、石化产品进口降幅分别为9%和11.6%。冶金矿产进口增长16.3%。前两个月全省机电产品进口22.1亿美元,同比下降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四)部分重点企业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全省进出口陷入颓势。1-2月份全省出口额超过200万美元的71家企业中,有22家企业出口呈现下降态势。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重点出口企业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大成集团、吉林粮食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中粮生化、中俄互市贸易等六家企业,这四家企业前两个月出口净减少额均超过1,000万美元,合计净减少1.7亿美元。出口增幅较大的企业有通钢集团、吉林市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一汽进出口公司、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和一汽非洲投资有限公司,这五家公司前两个月出口额合计净增加8,108万美元。
1-2月份全省进口额超过200万美元的66家企业中,有41家企业实现增长,但进口增加额远不能弥补部分重点企业进口减少金额。前两个月进口下降幅度较大的重点企业有一汽进出口公司、吉林省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吉林粮食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这四家企业合计进口额净减少达5.7亿美元。进口增加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通钢集团和吉林利源精制股份有限公司,前两个月进口额合计净增加3.5亿美元。
(五)对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增势良好,对亚洲、欧洲等传统市场进出口下降。1-2月份我省对美洲市场进出口完成25,653万美元,同比下降4.96%,其中出口13,194万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12,459万美元,同比下降21.2%。对主要贸易国美国进出口12,477万美元,同比下降35.6%,其中出口7,711万美元,同比增长13.5%;进口4,766万美元,同比下降62.1%。对巴西进出口3,685万美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出口2,581万美元,同比增长407.8%;进口1,104万美元,同比下降48.2%。
对欧洲(俄罗斯及独联体除外)市场进出口219,080万美元,同比下降3.03%,其中出口13,305万美元,同比增长14.2%;进口205,775万美元,同比下降4%。我省对德国进出口141,053万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4,735万美元,同比增长13.4%;进口136,317万美元,同比下降0.7%。
对东北亚(不含朝鲜)市场进出口实现39,978万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15,347万美元,同比下降9.5%;进口24,631万美元,同比下降37.4%。对主要贸易国日本进出口28,095万美元,同比下降36.9%,其中出口8,018万美元,同比下降21.4%;进口20,077万美元,同比下降41.5%。对韩国进出口11,167万美元,同比下降4.8%,其中出口7,282万美元,同比增长7.8%,进口3,885万美元,同比下降21.9%。
对亚非(东北亚、东南亚、中亚除外)市场进出口实现23,338万美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出口17,403万美元,同比增长52.9%;进口5,936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对主要贸易国南非进出口2,684万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1,149万美元,同比增长29.6%;进口1,536万美元,同比下降15.8%。对印度进出口4,951万美元,同比增长91.8%。其中出口4,574万美元,同比增长96.7%;进口377万美元,同比增长47%。
对东南亚、台港澳、大洋洲市场进出口实现23,018万美元,同比下降28.9%。其中出口13,643万美元,同比下降44%;进口9,376万美元,同比增长17%。对主要贸易国(地区)马来西亚进出口1,706万美元,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755万美元,同比下降87.8%;进口950万美元,同比下降50.3%。对香港进出口1,392万美元,同比下降51.2%。其中出口1,370万美元,同比下降51.2%;进口22万美元,同比下降38.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5,173万美元,同比下降32.8%。其中出口813万美元,同比下降85.6%;进口4,360万美元,同比增长112.8%。
对俄罗斯及周边市场进出口实现9,492万美元,同比下降9.9%,其中出口3,416万美元,同比下降57.8%;进口6,076万美元,同比增长148.9%。对主要贸易国俄罗斯进出口8,404万美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出口3,162万美元,同比下降58.6%;进口5,242万美元,同比增长119.8%。
(六)加工贸易进口增势较好,国有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大。1-2月份,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30.6亿美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5.4亿美元,同比增长7.2%;进口25.2亿美元,同比下降9.6%。
加工贸易进出口27,526万美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7,664万美元,同比下降20.4%,进口9,862万美元,同比增长68.6%。
1-2月份,我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89,406万美元,同比增长14.2%。国有企业进出口105,787万美元,同比下降32.3%。私营企业进出口44,232美元,同比下降2.1%。
二、我省外贸进出口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春节错位因素影响较大。春节对企业生产、外贸经营活动影响巨大,外贸企业通常有节前“抢时出口”和节后“进口先行”的经营习惯。2014年春节在1月31日,从而年前出口报关集中于1月,1月对2月形成透支,从而造成1月偏高的基数和2月偏低的基数;而2015年春节在2月19日,2月前半月报关节奏基本正常。在基数效应下,造成前2个月进出口数据大幅波动。
(二)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进口。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大跌是导致进口增速低的主要原因。2月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进口价格同比均大幅下跌,分别下降19.4%、45.3%、51.6%、42.9%,降幅都比1月有所扩大。企业有一定的补库存意愿,但是受制于价格的大幅下跌,进口依然低迷。
(三)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疲软的态势难以有明显的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在加大。全球经济复苏的疲弱,国内低成本优势削弱,制造业吸收外资的下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等因素都将影响2015年我省的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