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农村是怎样建成的——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的“两创两富两美”之路

12.09.2016  13:32

      “咱们沿着这条路走,啥时候看到路边整齐红白相间的房子、还有大樟树,就是到花园村了!”迎接记者来访的司机老李,言语中透着自豪。

      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被叫了近700年的村名,现在真正名副其实。从整体上看,经济繁荣,商贸发达,道路通畅,百姓安居,环境整洁,像是一座精致秀丽的城市。

      2004年,东阳市进行行政区域调整,老花园村与周边9个行政村合并,组建成新花园村,村民人口由不到500人增加到5000多人,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大到了5平方公里。自此花园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出了“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全变样”的口号,驶入发展快车道。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曾两次到花园村调研,他希望花园村继续高擎起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旗帜,在做大做强做美花园村的同时,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引导和带领更多村庄走上致富路。

      花园“领头人”、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说,新农村建设要经济发达、村民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而花园村都已经不折不扣实现了,“花园不是盆景,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繁花盛开,全面强富美。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把花园模式概括为“四个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集体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相结合,本村经济与外来经济相结合。他评价花园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个范本”。

      从一个很不起眼的普通村成为“中国十大名村”,从小花园到大花园,从旧花园到新花园,从穷花园到富花园。花园村的人,花园村的路径,花园村的传奇,自然引人入胜。

      创业富民,创新强村——创业创新,最能凝聚人心;万众创业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2015年,花园村全村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5万元;今年6月底,花园村个私工商户达2849家,与去年同比增加了127家。

      落在花园村头上的,有“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十大名村”“浙江农村现代化的榜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十佳生态文明村”“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等,一大堆桂冠。今年7月,花园村党委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创造以上“大数据”、赢得无数赞誉的花园村,走的是一条艰难创业路。

      “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百姓口头流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就是过去漫长岁月中村情村貌的“写真集”。到改革开放以前,这个原来人口400多人的小山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

      1981年那个春天,春潮在重获解放的中国土地上涌动,“无工不富”的思想在浙江各地露出苗头。刚刚当上村官的邵钦祥在思考:假如总是从有限的土地里“刨食”,经济崛起之路将会相对缓慢。他筹资1500元,在村祠堂里办起花园蜡烛厂,几个月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

      小小蜡烛,一下子点燃了创业的火光激情。当年10月,18位村民自带缝纫机,加入邵钦祥创办的花园服装厂。此后十余年,“鸡生蛋、蛋生鸡”,邵钦祥创办了甜菊糖厂、磁钢厂、锁厂、砖瓦厂、吹塑厂等十几家企业,一直到1993年成立花园工贸集团、年产值3亿元。

      穷人办厂,靠的是心齐、艰苦、勤俭,还靠摆脱贫困的勇气;工业化起步阶段,靠的是劳动密集、人口红利,以及市场的消费饥渴。然而越往市场深处走,邵钦祥感觉到,“应该引导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业、创新,势在必行。

      把传统企业升级为现代企业,要走科技路线,要靠先进企业制度和营销手段。邵钦祥瞄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花园村选择了“维生素D3”这个冷门产业。

      1996年起花园村与中科院合作,大笔资金投入高新科技产业,双方合作研发攻关。2000年花园生物公司投建,2001年试产成功,2003年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14年“花园生物(证券代码300401)”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历经十余年,“从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3”,不仅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打破了国际垄断,花园村成为全球最大维生素D3出口基地,其系列产品占据40%的国际市场。

      经过35年的创业创新,已经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配套并带动花园村经济的发展格局。主要产业包括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基础材料、电子科技、包装彩印、红木家具、影视文化、旅游商贸、教育卫生、火腿食品等。农业产业也采取公司化经营,由农业发展公司统一耕种全村1000多亩农地,与浙江省农科院和上海市农科院合作,建立了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在有限的土地上,把农业的潜力挖掘到极致。

      事实上,花园村一没有肥沃的土地,二没有可供开采的资源,三没有雄厚的资本,四没有地理交通优势。普普通通的村子,白手起家,无中生有,怎么可能打造出一个村级经济航母、拥有目前的光景呢?

      花园文化中心主任金光强认为,追根溯源,花园村选好了一个带头人,花园人具备了艰苦创业的精神,花园经济形成了万众创新的局面。“有了这些,泥腿子挺直腰杆,泥土也能变黄金。

      对种种“不可思议”,邵钦祥给出了答案:“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创业创新,最能凝聚人心。”花园村几十年所坚持的,是“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

      花园村是一个大的创业平台、是一个致富摇篮。资源集聚优势,为村里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花园村淘金,全村5万常住人口中,其中4.5万是外来人员。

      2014年起,花园村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凡是回花园村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每年对博士生奖励5万元、硕士生奖励2万元、本科生奖励1万元。今年3月,花园村还设立了首家“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后人才进站工作。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骏马拉大车,走向共同富裕;时代风貌与文化传承的融合精神,更是一种富有

      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花园村走的是一条“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以工兴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道路。

      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邵君伟告诉记者:论物质,花园人已经相当富有了;论精神呢,花园村坚持以德治为理念、以法治为核心,提升村民整体素养,构建民主和谐大花园。《村规民约》《生态公约》《村民道德公约》等,体现的是一种村民约定,一种心理认同,所以能够转化成行动,能够知行合一。

      记者采访中强烈感受到,体现在邵钦祥身上、花园人身上的“精神富有”,是时代风貌与乡土文化和传统伦理的融合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传承与坚守,源自创业与开拓。

      “东阳木雕”作为我国民间雕刻艺术奇葩,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有着千余年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传统古建筑,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被誉为“国之瑰宝”。然而,传统工艺的失辉,往往遭遇工厂化流水线的挤压,伴随着大师远去、工匠遗失以及“无木可琢”的尴尬。

      2009年开始,花园村作出“聚天下之材,重振传统产业”战略决策之时,既有光复东阳木雕的一份责任,又有慧眼独到的市场眼光。

      果不其然,依托于东阳木雕的木材产业,焕发出古木逢春般活力。花园人用五年时间,建成了全国最大名贵木材集散地——花园原木市场,建成了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花园红木家具城,形成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红木家具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使其成为“村集体与个人共富”的聚宝盆。

      2015年底,花园村木制品行业个私工商户达到2138家,占全村个私工商户总数的76.4%。仅销售端的红木家具市场内,就有1800多家品牌商。花园村村民厉朝法告诉记者,他之前在山东做生意,几年前被家乡的发展蓝图吸引,返乡创业,“去年,我的欧式红木家具销售额达800万元,赚了200万元左右。

      花园村党委副书记郭进武的办公室里,人来人往,与记者的交谈屡屡被打断,他笑言“累并快乐着”:“红木原木市场是村里的集体资产,每年光场地租金就有上亿元,一下子就壮大了集体经济。

      “工匠精神,花园传承”。今年4月26日,花园红木家具城广场上,由木工、刮磨工、雕刻工组成的3000工匠,现场竞赛比武。刨子、铲子、曲尺、墨斗上下翻舞,演绎精雕细琢的品质铸造。国人热衷的仪式感,在这里幻化成大国工匠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蕴于民间草根。花园人增长物质财富的过程,其实也是传统与现代元素交融递进、积累精神财富的过程。花园村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办市场,让集体经济更壮大。有了经济实力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民生项目中,2005年开始,每年用于公共服务和村民福利投入2亿元以上。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邵钦祥的“两富观”,是要踏石留印,是要双双落地的。

      邵钦祥认为: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治出了社会和谐、治出了经济发展、治出了百姓幸福。花园村党委干部能够和群众团结一心、和谐相处,一靠奉献,二靠无私,三靠公正、公平、公开。花园村5万多人口,并不是说村里没有矛盾纠纷,而是有矛盾当天就解决,重大矛盾或纠纷也必须3天内解决。花园村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如果党员干部与普通村民吵架,首先受到处理的是党员干部;如果村民与外来人员发生吵架,首先受到处理的是村民。此外,还需要精神引领、知识引领、文化引领。

      花园文化广场的左边是花园剧院,右侧是花园图书馆、中国农村博物馆。中国农村博物馆设有政策制度馆、农村变迁馆、江河源头馆、名村名印馆等单元展厅,看过之后,难以置信有这样的“村级博物馆”。

      受聘担任博物馆馆长的著名“三农”学者段应碧认为,精神富有、文化兴盛,才是铸就新农村之根之魂。花园村拥有博物馆、图书馆、陈列馆、民俗馆、花园报、艺术团,编撰《花园村志》《花园村民读本》,传唱《花园之歌》,形成提振人心的“花园文化”,并渗透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村里组建了舞龙队、秧歌队、腰鼓队等10多支文艺活动队,不断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每到晚上,广场和剧院就挤满了参加文艺活动的村民。”金光强介绍说,“每次有艺术团表演,村民都得很早来占座,来晚了只能站着看。

      美丽乡村,美好生活

      ——花园人永不停息的花园梦,要与亿万农民的小康梦、与中国梦同行

      花园村,一幅湖光山色和现代文明交织而成的美丽画卷。

      邵钦祥说,小城镇不是人为造城,新农村不是千篇一律。要与自己方方面面的条件相匹配,要有自己的特色。

      2004年的“并村”,给花园村带来新契机,人多了,地盘大了,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整合重组,腾挪有余地,美丽乡村建设拉开架势、提档升级。当年,花园村就制定了“合理布局、全面规划、整体拆建、分步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方案,统一规划建设新花园。

      但是好事刚开头,问题就来了:“老花园人”担心背包袱、自己利益受损;“新花园人”担心沦为“二等村民”,贫富不配合,好歹不接受。邵钦祥感觉到:“虽然村子合并了,人心一时还难以合拢。在农村做事,要让老百姓接受,急不得。

      郭进武回忆说:“并村前后,邵书记比办企业还操心。先是党委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在许多细节问题上达成一致,然后分工负责、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2005年,为了规划好拆迁和落实补贴,大大小小的会我们开了260多次!

      按照规划,新村建设先从村子最小、最穷、住房条件最差、地理位置最远的卢头村起步,200多人整体搬迁。一年多时间完成,起到了示范作用。群众一看,补贴能落实,新村民和旧村民所有福利待遇都一样,一碗水端平,纷纷开始支持拆迁改造。

      十年时间的村庄整治,花园村做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生态绿化、卫生洁化、饮水净化、环境美化。“新花园”打造完工,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3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全村共拆建农户1700多户、拆除民房5000多间,面积52万多平方米,安排新建房屋4000多间,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花园村,全体村民都住上了称心如意的新房,村集体为此拿出数亿元房屋拆迁补偿资金。

      过去10个村子的村民,现在居住在十多个小区里,成为既是村民又是居民的“新花园人”。

      记者到访时,前蔡小区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造。小区负责人卢国进说:“2012年前并村时,老前蔡村相对富裕,新房子占比较大,不忍心大面积拆除,选择了旧村改造。现在落后了,车道和预留绿化空间太小了,村民提出来拆除重建,这次90%以上农户都要拆掉建新房。”他指着自己房子说,“三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每平米村里补贴800元,到手的补贴款有20多万元,我花费很少就把房盖起来了。

      百姓安居,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花园村解决了这个大工程,其他的硬件软件配套起来,说难也不难了。

      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是村集体投资建的;村子中央的吉祥湖,是靠人工挖掘出来的;南山寺佛教文化园,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现代化的游乐设施,是高标准引进建设的;整洁的街道和小区环境,是环卫工与全体村民日日维护的;满眼葱绿乃至国道旁高大的樟树,是花园人年复一年植下的;宜居、宜商、宜业、宜养、宜游的“五宜之地”,是花园村不懈追求得来的。花园村还是浙江省第一个以村为单位创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十二五”期间,花园村村民的福利从10多项增加到20多项。为村民美好生活筑起了保障网。村里提升了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如今村民拥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待遇,还有建房补贴、数字电视收视费(单双向)、电话月租费、口粮费、特困户补助、老年人高龄补贴等。“花园田氏医院”还为全体村民提供每年例行体检;村民看病花费除医保报销外的自费部分,50%由村集体报销。村里开通了免费公交车,实施了从幼儿园到高中16年的免费教育。

      邵钦祥说,把花园建设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农村,让村民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农民,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要示范引领并带动更多人筑梦前行;花园人的花园梦,要与亿万农民的小康梦、与中国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