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眼中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之城市管理体制再建篇

27.11.2016  08:04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民眼中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之城市管理体制再建篇

  本报记者 赵婉姝 赵 雪 袁 迪

  自今年6月确定改造提升总体任务和目标后,我市历史性地启动了三环以内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目前,今年的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旧城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承载功能得到完善,城市秩序得到规范,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旧城改造提升也催生了新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提升、发展,一种科学、长效的管理模式正在探索、实践中,也成了广大市民的期盼。

   市民说变化

  赵新宇(吉林大学教授):有力有序高水平管理城市

  “今年我市的旧城改造提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要保护改造成果,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努力用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体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要求。”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新宇说,面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层出不穷的问题,特别是那些综合整治难度大、极易反弹和屡禁不止的问题,政府应该有力有序高水平管理城市。首先,应注重人性化管理,做到更加科学化、便利化;其次,应注重精细化管理,在细节细微处显水平、见品位;第三,应注重法治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有序性、公正性、公信力;最后,应注重智能化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

   丁岩峰(朝阳区永昌街道党工委书记): 优化街道机构设置 推进治理体制改革

  “旧城改造提升工程让旧城换了新颜,如何保持这个成果,维护好、管理好现有的美好环境,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处于城市管理的最前沿,深刻感受到城市要建好更要管好,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百姓的热切期盼。”朝阳区永昌街道党工委书记丁岩峰说,今年年初以来,他们从提高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入手,深入开展街道治理体制改革。通过职能归并、力量整合、人员下沉,做强网格,搭建数据平台,加快信息传递,广泛动员居民参与小区管理。

  “此次改革使城市管理问题有人发现、有人处理、有人上报,畅通了问题发现、上报和流转渠道。这种方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丁岩峰说,城市管理要管实、管好、管到位,重点就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有人发现问题,二是发现的问题有人及时处理,这是他们街道在体制改革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虽然还只是个开始,但丁岩峰信心十足。

   王 跃(市政协委员):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旧城改造提升成果

  “整洁优美、色调和谐、特色鲜明的街景组团呈现在眼前;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通畅美观的道路网络提高了城市运转的速度;乔灌花草结合、公园绿地相间的都市绿化体系,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说起我市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市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副教授王跃首先给予肯定,同时也期待市委市政府拿出更有力的措施巩固这些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

   齐立海(交警):期盼地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早出台

  “正在审议的《长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是结合本市实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它的出台实施,必将对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改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提高道路交通管理与服务能力起到更大作用。”市交警支队朝阳大队民警齐立海表示,交通安全管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依法治理,“我看了《长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它更符合我市的交通实际,也更有针对性,期盼条例早日出台。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