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 新理念:“功成不必在我”
在白山采访的每一天,我们都被眼前发生的新闻感染着、兴奋着,它促使我们急于把听到的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你——
农夫山泉抚松天然矿泉水公司豪气干云!宣布“只做高端品种、追求文化品位”。目前3款新品畅销全国超市,其高端玻璃瓶矿泉水获得“2015国际包装设计大奖(软饮料类)”第一名,这款45元钱一瓶的“雕花珍品”一步跨入港台及国外高端市场。
以生态、环保、健康为旗帜的临江“金豹木业”,手握7项国家发明专利,向中高级“硅藻地板”高歌挺进。现已开发生产4个系列80多品种,今年头五个月销售收入超过去年全年。
江源区擎旗开启人参产业“4.0新时代”,倾力打造“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在40公顷园区的一角,核心项目“人参皂苷Rg3系列制药”悄然动工,明年6月正式投产!
坐落在浑江区的“吉林蓝锐公司”,拥有LED照明自主品牌,生产的灯管比普通灯管节能65%,使用寿命是普通灯的30倍!去年6月份建成投产的这位“少年才俊”,目前已接1000万只订单。
走进“中天农业园”,只见220栋温室大棚里,黄瓜正嫩、香瓜正甜。这个集绿色蔬菜种植、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业态”让当地分享“改革红利”-- 27种达标蔬菜供应市场、400多位农民接受科学种植培训、200多富余劳力(轮流)来此就业;生态观光也如日中天,上个周日就有80多人前来采摘……
绿色转型正此时;
创新领奏进行曲——
新思维 新理念:“功成不必在我”
“为人民开出万代幸福泉”
4月16日,“2015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白山市江源区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参加大会作主旨发言并牵头举办“人参健康产业投资合作发展论坛”。 由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源与世界健康产业捆绑在一起,成了人参产业“4.0时代”的擎旗者。
曾经的江源,“一煤独大”,资源日渐枯竭;林业限伐,面临全禁。43家煤矿产能650万吨,而其中10家就达450万吨,那30家设备落后的完全可以关闭。转型势在必行,但转向哪里?江源决策者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正在启动建设的“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
江源不占资源优势,但作为白山市新城区,地处长白山区域战略核心,位于六大重点人参产区的中心位置;我国目前还没有以人参为主题的现代化医药园区,在人参生命科技平台建设方面还属空白。江源要填补这个空白!做到“全产业链布局、产城融合推进”、“4.0版本”定位,形成“一园一镇”、“一中一西”的人参产业发展战略格局。
“所谓的人参4.0时代,就是立足大健康和大消费需求,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以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为支撑,推动人参产业向中医中药、西医西药两个高端领域迈进”,打造“原材料、生产设备、金融资本、技术人才等全生产要素互联,人参栽培、单体提纯、药物生产、研发设计、临床中试、物流销售、配套服务等全生产环节集成的国际化的人参产业‘帝国’”--江源区委书记张石磊侃侃而谈。
“这个战役一期获胜需要5年,我任期内也许看不到最后的‘功成’,但这里的百姓能看到就行。”
目前,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园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中信集团与万方集团计划募集50亿元基金,用于人参产业发展;赵文杰博士领衔的吉林金森赛德药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北京鑫利恒医药科技发展公司专业研发团队即将进驻园区科研中心;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吉林大学药学院分别在园区设立研发与中试基地;与韩国“韩参印”会社、“天地良”株式会社达成投资意向……
好一个“功成不必在我”!经济转型需要的就是这种胸襟和气魄。
在长白县,我们见到了另一位“干当前谋未来”的基层干部,他叫黄泽成,县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他介绍说,长白县是省政府确定的20个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和6个人参产业园区之一。截至到2014年末,全县人参留存面积为368万平方米;鲜参(包括西洋参)总产量30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5.1亿元,全县从业人员有1万多。
“我要对这1万人负责啊”,这位被称作“老人参”的黄主任虽然50多岁了,但对工作却毫不懈怠:随着国家相关规划的下达,长白山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人参栽培也必须“转型”,从林下栽培向非林下发展。“3年来,我们支持马鹿沟镇龙岗村家隆合作社与韩国合作,进行‘大地播种’,2-3年过后再移栽;在保泉山镇老保甲村尝试‘条播、不倒栽技术’。两项尝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前林下参长成需要15--20年,而非林地只需5-7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下去,若实验成功,这里的山区百姓可就端上‘铁合金’饭碗了!”